后悔新能源車買早了?別急,更多充電網絡正在路上

新能源汽車前景無限,但充電問題卻成為廣大車主的心頭大患。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市能源局正組織編制《重慶市公用充電設施發展規劃(2019—2022年)》,將進一步優化我市充電網絡布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充電設施的不斷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車得到了逐步的推廣和應用,新能源私家車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受益于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旅游景區目的地充電設施的優化完善,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出行方式由此前的城內、短途通勤,延伸為高速長途和景區出游。
截至2018年底,全市在運各類新能源汽車達到3.6萬輛,公用和專用充電設施9779臺(不含自用充電樁)。2019年春運期間,全市高速公路服務區、主城及周邊部分熱門景區充電設施總充電量28.78萬千瓦時,單臺充電設施平均充電電量400千瓦時、平均充電次數28次,同比去年春運同期分別增長220.67%、64.45%和23.47%;較春運前分別增長52.84%、50.68%和41.04%,充電量及充電次數相較去年同期和平時均大幅上升,充分保障了全市新能源汽車春運期間出行的充電能力。
然而,充電樁過少、無法使用或者不方便使用等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新能源車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能源車的銷售和使用。記者調查了解到,有的充電樁雖然設置了,但是卻不一定都能正常使用,卻無人修理。還有的充電樁被物業封鎖,也有充電樁被占用卻無人管理。另外,也有車主表示,充電樁的選址很不合理,很難找到。
車主程先生告訴記者,他原本想要在小區停車位安裝一個充電樁,卻遭遇了物管和有關部門的不配合,始終無法如愿。為了確保出行,程先生買的新能源車很多時候只能放在車庫當擺設。
市發改委表示,按照《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措施(2018—2022年)》(渝府辦發〔2018〕184號)要求,市能源局正組織編制《重慶市公用充電設施發展規劃(2019—2022年)》。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包括高速公路、旅游景區在內的全市充電網絡布局,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市場化建設,支撐新能源汽車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