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2020】改革迸發新活力
(記者 高雅)2020年12月28日,東風旗下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東風裝備和東風零部件,分別進行業務整合。
這一重大改革課題,旨在通過業務整合、重組、優化,進一步擴大內部資源協同,優化組織架構,提升決策效率,強化企業治理能力。
極不平凡的2020年,各種風險挑戰明顯增多。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這一年,東風公司對標對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落實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更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完善、事業布局更優化、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企業面向未來的發展活力更強。
三年行動起步,國企改革新一輪提速
“十三五”收官之年,國企改革迎來新一輪提速升級——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對于東風,這一重大部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公司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補課’式改革已經基本完成,當前改革的重點在于形成符合卓越一流企業的體制機制。”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說。
搶抓機遇、加速破局,東風把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衡量企業政治責任和政治紀律的重要依據。
2020年10月12日,東風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舉行集體學習會,專題傳達學習《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并就貫徹落實方案精神進行研究部署。
會議直面時代課題和現實問題,達成共識,“雖然公司的改革已經破題,在重要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市場化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改革還需加力提效向縱深推進”。會議要求,通過改革三年行動完善體制、轉換機制,依靠改革破難題、育新機、開新局,提升改革綜合成效。
部署緊鑼密鼓,行動步伐加快。
12月,東風圍繞“十四五”發展目標,對標對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 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東風新一輪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根據《方案》,東風的下一輪改革以“市場導向、優化治理、聚焦主業、激發活力、完善監督”為主線,全面構建高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更具活力的市場化機制、合規健康的制度流程體系。目標是通過實施改革三年行動,到2022年底,建成卓越東風體制機制,完成卓越東風事業布局,全面增強公司核心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各事業單元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改革進入新階段。
學習貫徹全覆蓋,三年行動的思想認識進一步統一,行動進一步聚焦,落實改革任務的自覺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各事業單元、各單位紛紛行動,研究制訂貫徹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疏通改革的堵點,清理改革的卡點,破解難點;
主體責任層層壓實,落實到部門、明確責任人,為《方案》精準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回歸A股上市,市場化改革關鍵一招
企業發展“加速跑”需要動力和活力。
動力哪里來?活力哪里來?改革是引擎。
2020年7月27日,東風集團股份發布公告稱,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順利過會,擬募資210億元,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這是東風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推進改革發展的關鍵一招。
據了解,本次發行擬募集的資金計劃投資于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新一代汽車和前瞻技術開發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等。
這一舉動,展示了東風堅持以“五化”為引領,加速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持續構建核心能力的戰略定力,也體現了東風關注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更加面向市場,追求發展質量效益的戰略導向。回歸A股上市,將倒逼公司進行更加徹底的市場化改革。因為市場化改革只有徹底,才能贏得投資者青睞。
今年以來,一系列事關市場化改革的“硬核”舉措在東風接連落地。
——對東風雷諾實施戰略重組,債務處置、員工安置等整體平穩。持續推進神龍公司改革重振,啟動過剩產能及老舊資產處置,緩解經營壓力。“僵尸企業”處置進入收尾階段,虧損企業總體可控;
——三項制度改革突出完善“能減”的機制,破解“能下”的難題,打通“能出”的通道,切實增強隊伍的活力、能力和奮斗精神。
——完善現代企業治理,突出董事會、監事會職能作用的發揮,完善各級董事會、監事會有效運轉的機制,提高各級董事、監事履職盡責能力,確保股東戰略和各項要求得到充分貫徹執行;
——結合實際推進職能優化,加快“智能型、增值型、服務型”總部建設,優化職能部門業務和流程體系,提升服務能力,為公司改革發展賦能。深入推進工效聯動,人事效率進一步提升;
——抓好“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項目落地,積極探索打造混改樣板,并以更大力度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推進混改;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圓滿完成,“三供一業”維修改造實現“雙清”,供暖市場化改革順利啟動,醫保移交省直管理協議書簽訂,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
聚焦主責主業,改革改出發展新動能
“十三五”收官之年,東風旗下各項業務整合、重組、優化行動蹄疾步穩。
2020年11月3日,東風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由東風車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風神物流有限公司、武漢東本儲運有限公司整合而來,一躍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行業全價值鏈5A級綜合物流服務商,行業排名位居前列。
12月25日,東風有限北京分公司完成改制,員工和業務轉移到東風南方,資產轉移到東風日產。這是東風有限根據相關要求,繼完成原廣州辦事處、武漢辦事處、上海辦事處業務和人員轉移、撤銷后的收官之作,也標志著北京分公司員工融入汽車后市場業務發展。
12月28日,東風有限對外發布整合公告,將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以及東風汽車有限裝備公司和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整合。整合后,東風有限原七大事業板塊整合為五大事業部,分別為東風日產、東風英菲尼迪、東風汽車股份、鄭州日產和東風零部件(集團)。
這些,正是東風擁抱產業變革,深化主業改革的重要行動。
整合后,東風物流業務形成股權清晰、管理集中、運行高效的物流運營體系,打造專業、安全、高效的物流事業主體。它在十堰、襄陽、武漢、廣州、鄭州、大連、鹽城、重慶、成都、上海、深圳等地擁有二十多個物流基地(中心),業務范圍覆蓋全國500多個城市。在調達物流、整車物流、廠內物流等方面集中優勢資源。面向未來,該公司提出“綜合實力行業領先,2025年營業規模超過120億元”的戰略目標。
原東風有限北京分公司員工和業務劃轉到的東風南方,承擔著公司未來汽車營銷事業平臺、智能網聯大數據平臺、汽車供應鏈服務平臺三大平臺的重要使命,未來還將進一步盤活資產,逐步考慮拓展汽車出行及租賃、數字營銷業務、東風高端新能源汽車展示與銷售等新業務。
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整合后,東風啟辰將納入東風日產管理,由獨立品牌變更為東風日產旗下第二品牌。產品層面將繼續發揮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的本土技術獨特優勢,并探索新的出行商業模式,為東風有限整體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東風裝備與東風零部件整合后,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將進一步強化“6+1”核心零部件業務的系統化發展,同時核心裝備業務的獨特性得以強化,朝智能制造、智能工廠技術方向發展。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業務整合、優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推進零部件、裝備兩大核心業務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
于變局中開新局。2020年,東風改革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改出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