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夢”讓蔚來與青年大學生同頻共振
決賽開始前,各車隊正在對賽車進行著最后檢查。資料圖片
12月1日,一年一度的2018年“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全國49所高校的幾百名大學生帶著自己團隊的賽車,在珠海進行靜態賽、動態賽、耐久賽和效率測試等多個項目的角逐和比拼,將自己對于汽車領域的理解和創造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參加這次電動方程式大賽,我們不僅對汽車類的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而且還通過活動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來自遼寧工業大學的陳浩興奮地說。未來自己會更加努力學習相關知識,爭取早日實現“汽車夢”。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自2015年以來,蔚來已經連續4年冠名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設立‘蔚來杯’獎,旨在鼓勵同學積極造車,將所學所得付諸實踐,敢于創新力爭上游,與世界一流車隊交流,開闊眼界,為培養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出一分力。今后蔚來仍會支持大賽繼續辦下去。”
盡管“電動方程式大賽”對參賽車輛的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等技術標準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在團隊運營方面卻非常的自由和寬松,學生們可以進行自由的發揮。
蔚來汽車傳播總監萬銳表示,由于各校情況不同,車隊成員多來自高校的各個院系,而非只是汽車或機械系。“車隊需要各類型人才補充各個崗位。在一個團隊中,不僅有車隊經理、隊長、市場部,還有底盤組、動力組、成本組、車手……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超級濃縮的小車企。”
在團隊組建完成后,各個高校的團隊按照組委會下屬規則委員會發布的技術規則,用一年時間自行設計、驗證、制造、測試一輛賽車。而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前,參賽車輛還需通過第一檢查及電檢(車手自逃生訓練、裝備、電檢等)、第二檢查(賽車將接受測試以確保其能滿足45度油液斜流要求以及60度斜臺要求)、第三檢查(淋雨測試、制動測試)及動態練習(在通過了所有技術檢查之后,才能正式被準許參加到動態比賽中)。
嚴格的標準和測試流程不僅能夠保障賽事的水平和選手的安全,還能讓參賽的大學生學到很多專業的知識。在2018年“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上,所有8個項目的動態和靜態裁判均來自各車企(研究院/銷售公司)或是零部件企業的一線工程師或營銷人員,他們根據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學生們的作品進行考核,提出疑問,給出修改建議和意見。讓大學生設計的產品更加完善和優秀。
經過5天的決賽比拼,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奪得本屆大賽的冠軍,遼寧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冠、亞、季軍不僅分別獲得35萬元、30萬元和25萬元的蔚來國際交流獎,還將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高水平的德國賽(FSG)。
放眼全球,國外有雷諾方程式大賽、寶馬方程式大賽、福特方程式大賽,這些跨國企業對人才的培養和支持不僅是資金上的幫助,而是從技術、零部件、設計指導等全過程的幫扶。同樣,電動方程式大賽在青年人才培養、汽車產業教育教學等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孵化和宣傳作用。
“蔚來認為,這種賽事培養出來的人才,將面向整個汽車產業鏈,而不只是研發部門。”李斌表示,“通過為期一年的高效配合和工作,這些人才將了解整車研發的原理并具備實際經驗,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了解正向研發的大致流程,了解自己所在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及自己所缺乏的知識技能,有機會在畢業前開闊視野、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