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35年電動車銷量將達新車一半
根據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最新報告,預計到2035年,電動汽車將占據全球新車銷量的一半,到2040年占比上升至61%。
報告認為,隨著全球加快推動“凈零”,電動汽車的使用量正急劇上升。到2040年,電動車量將飆升至約7300萬輛,與2020年的銷量(約200萬輛)相比,占全球汽車銷售的比例從2%升至61%。在一些發達國家,屆時電動汽車的銷售份額預計將遠遠超過80%。
高盛股票研究策略師湯澤康太(Kota Yuzawa)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汽車行業將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經歷一次重大轉型,其驅動力(3.460,-0.02,-0.57%)是越來越多地出現車輛電氣化和自動駕駛。”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超出預期,2022年的市場滲透率超過25%,市場在2030年之前就可能會超過50%,這是中國汽車產業20年持之以恒發展下的一次躍遷升級。
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名譽理事長蘇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并喜愛電動車是客觀現實。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仍面臨多重復雜的因素制約,很多技術尚存瓶頸,企業始終需把生存和發展放在第一位,燃油車推出市場要通盤考慮,要分批次、分區域、分情況。
報告認為,隨著全球加快推動“凈零”,電動汽車的使用量正急劇上升。到2040年,電動車銷量將飆升至約7300萬輛,與2020年的銷量(約200萬輛)相比,占全球汽車銷售的比例從2%升至61%。在一些發達國家,屆時電動汽車的銷售份額預計將遠遠超過80%。
報告認為目前全球電動車行業仍受到一些干擾,如電力價格上漲、電池原材料通貨膨脹,以及一些地區出現保護主義的政策。但高盛方面預計,技術創新將在未來幾年取代這些逆風因素。
高盛方面預計,電動汽車的銷售在2020~2030年里每年將增長32%。全球汽車行業的營業利潤預計將從2020年的3150億美元上升到2030年的4180億美元,而電動汽車的利潤池預計將從10億美元增加到1100億美元。
但與此同時,電動車行業在短期內也有一些挑戰。在能源價格方面,電動汽車的優勢正在減少。原油價格最近已經穩定在每桶80美元左右,而電力成本處于上升趨勢,當涉及成本時,電動汽車的優勢就不那么明顯了。
高盛研究公司的報告指出,根據混合動力汽車的經驗,電動汽車需要達到大約三年的投資回報期(購買和開電動汽車的成本與內燃機汽車的成本相抵的時間)。高盛方面預計,電動汽車將在2027年達到這一門檻。
此外,電動車價格的下降可能會壓低該行業的利潤率。高盛方面稱,對電池的需求推高了制造電池的關鍵材料的價格,能源轉型的爭奪已引發“綠色通脹”。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3年1月的報告,石油需求前景將在本世紀30年代達到頂峰,而長期需求疲軟背后的推動力是道路交通部門的電氣化。
湯澤康太說,隨著環境規則的收緊和電氣化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動車行業的擴張將不會放緩,但該行業的盈利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占汽車成本40%之多的電動車電池市場會變得集中化。根據高盛研究公司的估計,前五大電池制造商在2020年擁有超過80%的全球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前五大汽車制造商只擁有約40%的全球市場。定價權已經轉移到電池制造商手中,使其在創造更高的收益方面具有優勢。為了重新平衡與電池制造商的定價權,成品車裝配商正急于發展垂直整合生產和合資工廠。
此外,電動車價格的下降可能會壓低該行業的利潤率。高盛方面稱,對電池的需求推高了制造電池的關鍵材料的價格,能源轉型的爭奪已引發“綠色通脹”。
鑒于這些挑戰,高盛研究部表示,技術創新將是該行業的關鍵。2020~2030年,由于新材料的開發和新電池設計的推出,電動車電池市場將大幅增長。與此同時,工程師們會想辦法減少電力消耗和減輕汽車重量。
(編輯: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