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等車數月已成常態
2月11日,綿綿細雨讓上海顯得更加陰冷。上海某比亞迪4S店內卻熱火朝天,臨近中午飯點,店內依舊有多組客戶在看車。

“工作日大概每天會有20組客戶來看車,周末一般會是50組以上。”銷售人員蘇倩告訴記者,這家4S店有幾個銷售新人,入職首月也能成功賣出20多輛新車。
不僅僅是比亞迪,某特斯拉銷售告訴記者,從2020年11月開始,他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收銀員”而不是銷售,工作的內容基本就是開單收錢。
一定程度上,他們都乘上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東風。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98.9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69.1%,上海則是全國5個新能源車接受度最高的市場之一。上海新車上險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銷量前十五的車型當中,新能源汽車占據了七個席位,其中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獲得前兩名,總銷量均超過2萬輛;比亞迪漢EV的累計銷量則超過了7800輛,排名第十一,遠遠將售價相近的大眾帕薩特、豐田凱美瑞甩在身后。
等車數月已成常態
“我去年11月預訂,到現在還沒提到車。”記者在和多位購買新能源汽車用戶溝通時,等車成為他們口中最常提到的字眼。
在走訪新能源汽車4S店的過程當中,記者發現多個品牌的產品提車周期已經超過10周,部分熱門車型甚至需要等待4~5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提車。
一位小鵬汽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小鵬汽車基本都需要等車,根據車型和配置的不同等待時間不同,一般在10周左右,部分車型的提車周期已經到了12周。“當然也有運氣好的,偶爾因為各種原因,會出現一兩臺現車,那就是先到先得了,基本是秒清。”上述銷售人員說。
蔚來汽車的銷售表示,如果選定的配置方案能夠和在產車輛匹配,那么提車的周期會比較快;如果配置方案無法和在產車輛匹配,那么等待的時間會略長。特斯拉官網則顯示,目前Model Y和Model 3車型提車周期均長達12~16周。此外,廣汽埃安、長城歐拉、吉利幾何等品牌的熱門車型提車周期均超過3個月。
對于交付周期長達數月的原因,多位銷售告訴記者,目前芯片和電池的供應依舊緊張,廠家也是“等米下鍋”。2021年末,由于芯片短缺,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均發布了缺配交付的方案。
在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稱,2021年遭遇了芯片短缺危機,他預計2022年仍將受到芯片短缺的限制,缺芯可能到2023年才會緩解,
動力電池的供應緊張也增加提車時間。“缺芯片可以簡配,也可以后裝,起碼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產品可以交付,但是缺電池怎么辦?難道賣一輛不能動的電動車嗎?”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2021年福特首席執行官 吉姆·法利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稱,與芯片相比,福特電動汽車更缺電池。小鵬汽車亦在2021年末時發表申明,由于部分車型的電池供應緊張導致部分車主無法按時提車。SNE Research預測 ,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GWh,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GWh,缺口約18%。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約40%。廣發證券研報則顯示,未來數年全球動力電池均處于供給緊張狀態,即考慮了每年新增擴產的動態產能,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依舊會出現30GWh的缺口。
“去年秦PLUS DM-i提車要6個月,主要是芯片短缺還有產能不足,中間受到西安疫情影響,部分車主提車周期可能更長,現在產能提升了,目前提車周期在4個月左右。”蘇倩認為,訂單暴增和產能準備不足,讓擁有電池和部分芯片生產能力的比亞迪措手不及,隨著產能的提升,提車周期長的問題正在被緩解。
漲價暫未影響銷售
“我們2月1日就開始調價,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價格變動對于銷售的影響。”蘇倩告訴記者。
近兩個月來,多家車企宣布對旗下新能源汽車產品進行調價,但漲價并沒有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今年1月1日,哪吒汽車對旗下車型進行提價,哪吒V、哪吒U Pro等車型價格約有2000~5000元不等的漲幅;1月11日,小鵬全系車型上調了補貼后售價,平均漲幅在5000元左右;1月21日,比亞迪方面宣布,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蔚來等車企暫未調高指導售價,但相關的銷售表示,2022年國家補貼相比于2021年進一步縮減,從用戶購車的角度來說,2022年購車成本比2021年肯定有一定的提升。
多家車企的銷售告訴記者,產品漲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22年新能源補貼退坡,其次是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價格上漲。
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及補貼方案,明確了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按照規定,純電動汽車續航300公里以上,且指導價低于30萬元的車型即可享受補貼。其中,續航在300km與400km的車型里程補貼標準為0.91萬,續航超過400km的車型里程補貼標準為1.26萬。
橫向對比2021年補貼金額來看,30萬元以下純電動車型的補貼減少54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補貼金額減少了2040元。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以一汽-大眾為例,其ID.6 CROZZ車型售價上調的金額恰好為5400元,與補貼減少的金額保持一致。
此外,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漲,亦成為驅動車企上調產品售價的誘因。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與2020年年初相比,2021年主流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價格上漲108.9%,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上漲182.5%。據悉,碳酸鋰價格從2021年初的每噸5萬元,一路漲到了每噸30多萬元。
2月11日,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部分鋰電材料報價再度上漲,金屬鋰漲價6萬元/噸,最高報210萬元/噸,國內金屬鋰的價格從2021年年初至今漲幅已超318%。碳酸鋰價格已站上了40萬元大關。負極材料方面,包覆瀝青漲價0.05萬元/噸,石油焦漲價0.03萬元/噸;正極材料方面,磷酸鐵鋰漲價0.1萬元/噸。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等海外動力電池企業均上調了動力電池成品價格,國內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亦被傳漲價。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實施,部分車型價格微調,消費心態也有變化,新能源車需求會受到輕微影響。但新能源車持續火爆,目前積壓大量前期未交付訂單,因此大部分新能源車型銷量不會受到退坡明顯影響。
盡管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新能源購車成本上升,但新能源汽車依舊能夠享受在購置稅、牌照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上海地區為例,目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依舊可以免費申領新能源汽車額度。作為對比,2022年1月,上海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拍賣的最低成交較已上漲至93100元。
原標題:車市調查:新能源車量價齊升,銷售新人工作首月賣出超2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