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安全,才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通行證”
——電動汽車消防安全系列標準宣貫培訓會在京召開
【2018年8月13日 北京訊】日前,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消防協會主辦,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杭州中傳消防設備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的“電動汽車消防安全系列標準宣貫培訓會”在京召開。
曾有相關機構對2018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10起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進行統計發現,50%的車輛起火發生在充電過程中,20%的車輛是由于碰撞起火,另有20%的車輛在行駛中發生自燃。
對于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屢次發生的火災安全事故,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副處長馬春生指出,相比于已經經歷上百年發展的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具有三大特點:首先是新。新能源汽車還屬于新鮮事物,人們對于它的安全機理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還都處于探索階段,無法像傳統燃油車那樣可以“搞得清、摸得著、控得住”;第二是難。對于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還有很多難題沒有得到解決,比如三元電池起火后很難被撲滅,其背后的燃燒機理目前仍未研究清楚,還未研究出更為有效的滅火技術;第三是廣。作為一個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這其中就包括生產、交通運輸、消防等多個部門,相關的體制機制還未建立健全。因此他認為新能源汽車消防安全的整體形勢仍然非常嚴峻。
基于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安全問題的多年跟蹤和研究,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消防協會的相關項目組,目前對三元電池已經實現“出現事故10分鐘之內不起火”,未來通過對技術進行繼續優化和提升,力爭實現“30分鐘不起火不爆炸”的目標,為乘車人提供更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會上,來自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分別對《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箱火災防控裝置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小型電化學儲能電站消防安全技術要求》、《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救援規程》等9項電動汽車消防安全系列團體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并介紹了動力電池熱失控預警與抑制、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救援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命門,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連續多年的銷量增長,讓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鮮事物,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不了解,很可能進一步加劇車輛出現火災事故后造成的恐慌,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同樣,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其生產過程中的消防安全,也是動力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
唯有“安全”才是新能源汽車順利推廣的“通行證”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只有通過材料、零部件、整車、以及消防等各個行業的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屬性才能在消費者心中扎根更牢,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才能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