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認為氫能源汽車沒未來,堅持發展純電動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和德國交通部長安德里亞斯.朔伊爾等德國政界人士表示將推動氫能源在汽車和交通領域的發展,而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則表示氫能源汽車“沒有未來,不值得。”
迪斯認為,氫能源固然好,但是氫能源電池成本昂貴,制造氫能源汽車并非就比純電動車環保,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是不行的。因為生產氫氣的時候需要大量的電力,而這些電力會拉高整車的成本;從推廣的普及性來看,由于氫能源汽車的成本高昂,并不利于推廣,相比之下,電動車才是目前環保的出行方式,且電動車的價格也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然而,德國政府并沒有放棄電動車之外的新能源汽車推進工作 。
據了解,大眾汽車的大多數競爭對手都投入到氫能源汽車研發中,豐田汽車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燃料電池車未來,本田、奔馳、現代和寶馬等車漆也在研發氫能源汽車。
而大眾汽車則對此較為固執,前些日子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上,以寶馬汽車為首的車企任務給德國政府應該在其它新能源技術上提供支持。針對以上言論,大眾汽車CEO迪斯則堅持發展純電動汽車。
盡管迪斯的立場堅定,但是大眾汽車旗下豪華品牌奧迪則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氫電池原型車,預計在2021年批量生產。奧迪表示,未來十年,在發展純電和插混的同時,也會同步發展氫能源汽車。
氫能汽車,顧名思義,是以氫作為能源的汽車,將氫反應所產生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車輛。使用氫為能源的最大好處是它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僅產生水蒸氣排出,有效減少了傳統汽油車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
而在前幾日,韓國就報道稱,首爾10輛氫動力出租車投入運營,據了解,每輛氫動力車一次充氫5-6分鐘,續航可達600km。以氫燃料作為動力,這種出租車排出來的殘留物是水,不會污染空氣,反而可以凈化空氣。
消息一出便登上了熱搜,畢竟從龐青年的水氫發動機到首爾氫動力出租車運營,算是在氫能源領域不小的進展。
對于國內來說,氫燃料汽車比純電動汽車更有優勢,但現階段要完全實施卻有很多困難之處。比如,氫燃料的技術更加復雜、成本更高、普及性也比較難,同時,氫燃料電池還要十分嚴格的密封性,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對于當前中國的情況而言,讓處于技術開發的階段,還需要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