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能源車,又即將迎來一輪新的考驗!
打小的時候就從別人口中和各種雜志上聽到和看到說:用完后的電池不要亂扔,一顆“紐扣”大小的電池會污染1立方米的土壤和60萬升水,如果是更大的干電池那污染的土壤和水會更多。
總之,電池的污染性已經在我的腦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搞得現在我家里還有好多廢電池都不知道往哪里扔,就怕污染了土壤和生命之源,弄得我良心不安。

不過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我又不得不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所帶來的影響,因為最近央視財經頻道所報道的一組數據確實夠觸目驚心。
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累計退役總量達20萬噸。
2025年,我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累計退役總量預計會達到78萬噸。
5年時間,動力電池的累計退役總量接近要翻兩番,多么恐怖?而這只是保守估計。目前,我國新能源車的保有量已達500萬輛,而這一數據還在增加,隨著新能源車使用頻率的增多和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大,未來動力電池的累計退役總量只會在78萬噸上增加。

廢舊動力電池的增多,但是電池回收和服務網點卻跟不上節奏,要不然工信部也不會要求車企和電池梯次利用企業,在全國建設1萬多個回收網點。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現階段新能源車的廢舊動力電池管理和回收問題很大。
那么問題來了。本來國家發展新能源車就是一件利國利民,利于大自然的好事,結果因為廢舊的動力電池導致環境污染那就得不償失了。

那么為什么廢舊動力電池的管理和回收工作這么難呢?
說白了,投入大,賺得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道的數據顯示,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破100億元,2021年則能達到143億元,而到了2025年則有望超過400億元。

143億元、400億元,說實話已經很高了,可真正落實到車企和電池梯次利用企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為現階段我國汽車品牌眾多,新能源車型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從而導致了動力電池的種類、型號特別豐富、雜亂。如此一來,電池回收企業只能想方設法地去檢測、拆解,甚至由于型號差異,還不得不動用人工,一來二去,成本就上去了。

更為關鍵的是,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上的核心部件,其電池管理系統堪稱是核心中的核心,很多車企并不愿意把它公布于眾,這樣勢必又會增加了檢測和拆解成本。如果主機廠不直接插手,這事還真挺為難電池回收企業的。
另外,央視財經頻道還披露了一則消息,那就是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以各類運營車輛為主,譬如出租車、滴滴網約車、共享車等,至于私家車還沒有迎來大規模的退役潮。
2015年私人購買新能源車開始興起,這一批迎來退役也就2021后面這幾年的事情了,并不是擔心以后處理這批廢舊的動力電池成本有多高,而是擔心私家車的廢舊動力電池并不能像運營車輛的廢舊電池直接流入車企和電池回收企業,畢竟私家車的流通率太高,可操空性也強。如果真到那個時候,私家車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會是一個大問題。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以及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增多,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和處理問題不可能回避,只有將動力電池的基本型號、規格統一,并將動力電池的回收業務下放至車企所在的4S店和授權的維修服務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文/優視汽車 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