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的保守派?豐田計劃在華追加2款純電動汽車,僅此而已
前些天,豐田高管前往上海車展仰望展臺“拜訪”的消息傳開,曾堅定不移的日系粉絲站不住了。迫于形勢,外媒報道,豐田汽車社長在近日的采訪中表示,將從能源安全角度出發,不會一舉將重心轉向純電動汽車,會繼續保留混合動力車型(HV)和燃料電池車(FCV)等多種選項的“全方位戰略”。

也就是說,在豐田社長眼里,長遠地看,純電動汽車和氫能源汽車確實是未來新能源車的主體,但目前尋找可持續且穩定的混合動力技術來過渡才是首要。此外,在全段時間召開的豐田“新體制方針說明會”上,豐田宣布計劃追加投放2款在中國本土開發的純電動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豐田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處于“追趕者”位置,單從戰略上“轉身”恐難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還需在體制、經營上多花心思。


目光聚焦在豐田已在華投產的純電動產品上面,包括豐田bZ3、bZ4X、C-HR EV、雷克薩斯RZ、UX EV等車型。其中豐田C-HR EV和雷克薩斯UX EV因為電氣技術不成熟,所以已經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如UX EV,終端價格直接崩盤,新車售價36.2萬元起,目前包牌落地不過20萬元。然而即使有著大額優惠,但買到手的消費者還是覺得不痛快,橫向對比十萬級的比亞迪海豚,UX EV的后排空間和智能化劣勢被放大,“保值”成了笑柄。


不同于豐田C-HR EV和雷克薩斯UX EV,豐田bZ4X、bZ3等基于e-TNGA打造的車型固然因“油改電”名不正言不順,但好在針對三電系統布局進行了優化和改正。不過,面對中國市場,bZ4X的戰績有些難看,某個月銷量僅7臺,用網友的話來說,“廣東豐田狂熱粉都不買”。
至于說豐田bZ4X差在哪兒?首當其沖的是續航能力,以2022款長續航Pro版為例,工信部登記的滿電續航里程為615公里,可車主在零下10℃到零上4℃之間使用時,全程空調實際續航能力僅280公里。當然,純電動車在冬季續航差是普遍事實,但bZ4X的價格可不比特斯拉和比亞迪,車內的智能化配置也是“寒酸”,整體表現確實令人難以信服。
興許是看到了自己的短板,豐田不再“固步自封”,誠懇接受比亞迪的“幫助”,于是便有了搭載比亞迪電池和電機的bZ3,新車定價16.98-19.98萬元。與此同時,從bZ3開始,豐田正視自己的不足,全系標配前后駐車雷達、L2級輔助駕駛、全車無鑰匙進入、12.8英寸中控屏、外后視鏡鎖車自動折疊、自動雙區空調等配置,不再是凱美瑞那般做派。不過,和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轎車相比,bZ3的誠意還是不夠,入門款缺失了360度全景影像、前排手機無線充電、無邊框車門、全景天幕等配置,關鍵方向盤材質還是塑料的,座艙內的氛圍感對比同級差強人意。
動力方面,換成比亞迪的電池和電機后,豐田bZ3唯獨保留了自家的電控系統,算是保證了品牌的特色。經過試駕感受,該車的表現更偏向于運動取向,而非凱美瑞那種舒適性的風格,底盤懸架對路面顛簸的過濾不差,但面對連續的起伏路面就有些吃力了。同時,轉向手感較為輕盈,線性的手感搭配良好的指向性,駕駛感受和開一輛卡羅拉相差不大,算是好開的水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動力要比豐田在售的燃油車好很多,而且車艙靜謐性也不錯,續航能力如果是日常通勤代步夠用,跨城際的旅行夠嗆,需要提前規劃補能路線。
結語
豐田作為一個跨國企業,其實完全沒必要針對中國市場“費心”投入開發純電動車產品,畢竟還有體量更大的全球市場。就如同韓國的現代起亞,縱然中國市場已經丟得“一干二凈”,但放眼全球市場,絲毫不影響韓系車全球銷量的增長。回到日本市場,考慮到日本是一個極為缺電的國家,所以豐田發展純電動一方面不符合國情,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也缺少創新能力。對此,有網友評論:現在的豐田就像是當初的諾基亞,想法過于保守,詮釋了“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