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變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崛起
中國汽車行業經歷傳統燃油車時代的不斷追趕和努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中國汽車行業也正在意氣風發地向著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汽車產業崛起的奮斗目標邁進。
Order.1
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據世界半壁江山
2020年,面對疫情的沖擊,我國汽車市場依然保持穩定,2020年產銷降幅在2%以內,汽車產量占全球比重達到32.5%,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
Order.2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強大
中國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大國之一。20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在世界500余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余項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廠”。
中國實現了制造業規模對發達國家的超越,這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國擁有全球最豐富最復雜的產業鏈條。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全球化,中國的產業鏈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向生態化、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國際化以及多業態融合的方向發展。新興的產業鏈條不斷出現,傳統產業鏈條正在重構與裂變,催生出許多新的產業形態與市場機會。
大量企業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不斷提升供應鏈運行效率,適應產業與消費升級的需求。更多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對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隨著汽車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中國汽車將有更強的資源傳導優勢。
Order.3
電動汽車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重大機遇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產業鏈具有數量多、覆蓋面廣等特點。
變局之一:隨著中國新能源車新勢力、美國特斯拉等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
變局之二:汽車產品屬性更加多元,將成為軟件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一方面,電池、電機、電控將取代發動機,汽車動力總成面臨百年來最大變革;另一方面,智能網聯將提升對于整車感知、交互與決策的需求,傳感器、中控屏、芯片將成為汽車的核心零部件。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將由分布式向類似于智能手機的集中式架構進化。軟硬件解耦,既實現硬件標準化,又實現軟件可重復開發利用,大量減少內部冗余。車聯網技術使汽車隨時與辦公室、家、公共設施相聯,實現遠程控制,汽車將成為各種服務和應用的入口。
變局之三:產業協同新機遇。當今汽車的產業協同更為重要,尤其是車路協同背景下,汽車產業將進一步帶動智能化新基建的發展。
Order.4
電動汽車領域在中國成為最大市場
全世界預計在今后5~10年間投入300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資本支出,其中近半數的市場目標指向大陸,將來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將成為世界汽車大廠商的競爭地。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追趕在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德國、日本和美國的汽車工廠,現在,中國已經做好了帶頭研發電動汽車的準備。
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中國汽車產業的百年之崛起新機遇必然是汽車電動化,中國汽車也必然創造新的輝煌。
作為電動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充電樁行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步入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