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這個新能源車應用推廣項目完美收官,減排二氧化碳近14萬噸
不久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推廣”上海示范項目結題驗收會在上海國際汽車城EV-AI智行港召開,標志著這個歷時3年的示范項目完美收官。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推廣”項目是2015年工信部會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共同申請的全球環境基金項目。項目自2018年8月正式啟動,周期為3年,分別在上海、青島、如皋、鹽城四地開展示范。上海作為示范城市之一,示范項目由市經信委、嘉定區政府指導,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組織實施。
記者從上海國際汽車城了解到,項目具體實施內容包括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示范、智能充電體系示范、光儲充微電網示范、V2G微電網示范和能源管理中心示范等,包括豐田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示范運行、上海楊浦機床廠光儲微網發電、嘉定能源中心電動汽車及充放電設施公共測試平臺、基于崇明美麗鄉村的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推廣等項目,旨在探索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深度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在中國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美國、日本和許多歐洲國家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道路交通的主力軍,一些汽車強國紛紛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升為國家戰略,尤其是歐盟一些國家,不僅排出“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時間表”,還要求所有新車在2025年前實現零排放。比如,挪威、荷蘭提出要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德國則提出要在2030年全面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目前,多個國家已實現規模化生產新能源汽車,寶馬、福特、本田等車企也陸續向市場推出新的電動車型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項目也在如火如荼推進。此次示范項目從電動汽車商業模式、智能充電體系、光儲充微電網以及V2G微電網等方面,對在上海開展的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示范項目進行剖析。其中,光儲充微電網是指使用清潔能源供電,通過光伏發電后儲存電能,光伏、儲能和充電設施形成一個微網,根據需求與公共電網互動,儲能系統還能緩解充電樁大電流充電時對區域電網的沖擊。V2G則是Vehicle to Grid的縮寫,是要把儲存在電動汽車電池內的電力,通過雙方向充電機釋放到電網中。
通過3年的綜合應用和商業化推廣,項目取得累累碩果,建成了城市級車網融和能源管理平臺,以及近百個智能充電站、近千個智能充電樁、11個光儲充微電網,還有30多輛具有V2G功能的新能源汽車、20個V2G充電樁、250個分時租賃電動汽車網點。項目共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6.7億千瓦時、峰谷差存儲電量1528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85萬噸。
上海國際汽車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方面,智能充電、光儲充微電網和V2G充放電3類技術將齊頭并進,將在校園校區、商務園區、產業園區、港口港區、軌交公交綜合服務站、主題公園、整縣(區)分布式光伏項目、美麗鄉村等多類場景中得到進一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