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新能源車過渡期銷量環比如期下滑警惕結構性變化
新能源汽車4月單月產銷10.2/9.7萬輛。其中純電動和插電混動乘用車單月銷售6.4萬輛和2.5萬輛,同增16%和54%,環比分別-24%/15%。新能源客車和貨車單月銷量為5,011輛和2,139輛,同比下滑31%和24%。
過渡期銷量環比如期下滑,警惕結構性變化
進入到補貼過渡期,經歷了一季度的搶裝后四月銷量環比下滑15.7%,符合我們預期。但需要警惕的是其中營運性質車輛的占比變化:四月營運性質車輛占比為27.2%,較18年同期增長13.4ppt,剔除營運性質車輛后上險增速從32.6%下滑至12.0%;考慮到有部分專車是按照個人消費性質被統計,我們預計普通個人消費者帶來的增速或許更低。
插電混動乘用車保持增長動能,預計延續至2季度末
由于插電混動車型對補貼不敏感,一季度搶裝動力較弱;供給側合資企業競品開始放量、市場份額提升至40%;插電混動車型也面臨國五庫存的問題,折扣擴大,我們預計二季度插電混動車型將有較好表現。
鋰電裝機同比高速增長,鐵鋰需求回暖
2019年4月鋰電裝機5.4GWh,同增44%,環增6%,其中三元材料3.7GWh,同增62%;磷酸鐵鋰裝機1.5GWh,同增3%,環比大增44%,持續回暖。乘用車需求占據八成,各車型平均單車帶電量持續提升。4月寧德時代、比亞迪分別占據47%、31%份額,行業馬太效應加劇。我們認為補貼退坡及產業鏈產能結構性過剩的趨勢下,企業定位及格局繼續分化,龍頭產能利用率高、客戶穩定,強強聯合穩定增長,尾部企業產無所供、資金壓力較大,2019年將迎來產業鏈格局和盈利的再分配。
材料維持量升價跌,降本仍是大趨勢
4月鋰電池材料產銷量延續高增長,主要材料產銷量同比增長40%以上;材料價格繼續下降,除溶劑上漲外,部分材料價格同比下降30%以上。考慮到2019年補貼整體退坡逾50%,我們預計,下半年補貼緩沖期結束后全產業鏈仍有降價壓力,2~3季度中游材料將延續降成本的趨勢,全年鋰電池材料銷量增長有望超過30%。
5月鈷價環比回落,碳酸鋰價格有支撐
截至5月24日,國內鈷金屬現貨和期貨價格均環比下降11%至23.5和22.7萬元/噸。新能源車補貼過渡期將于6月底結束,需求商觀望情緒再起,且市場預期2019年鈷礦供給趨于寬松,我們預計鈷價短期走勢偏弱,但有一定成本支撐。5月鋰鹽價格環比基本持平。新版補貼政策下,磷酸鐵鋰材料的成本優勢凸顯,有望支撐碳酸鋰需求和價格,但價格的上行動能受鋰礦山放量預期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