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造車”,已開始爭奪2022年的畢業生
2021上海車展仍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從今年現場熱度不難看出,智能汽車行業儼然已經進入了新的“春秋時代”,與此同時,行業的人才搶奪戰已經打響。以本屆車展最受關注的華為為例,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招攬人才。據悉,華為智能車業務已啟動針對2022畢業生的校招計劃。根據脈脈在車展期間發布的《向新而生: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2020》報告顯示,新能源行業人才呈現高度年輕化,薪資呈現高成長性;頭部新能源車企顯示出了強大的人才吸引力。
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量持續攀升

隨著疫情的逐漸趨緩,以及汽車市場回暖,2020年汽車行業整體崗位供給數在不斷提升,行業就業競爭度逐漸趨緩。
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提升,年底崗位供給數較年初提升了近十倍。
作為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經濟行業之一,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呈現出高度年輕化趨勢,3年以內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占比達一半,5年以內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占比65.7%。
同時,從業者的平均薪資也擁有較為明顯的行業競爭力,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
特斯拉、比亞迪人才吸引力突出

人才在行業間的流動,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格局變化。
過去一年,頭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展示出了更強勁的人才吸引力,特斯拉是人才凈流入最多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緊隨其后,但也出現了較高的人才流出,成為人才流動量最大的新能源車企。
除了整車廠商外,寧德時代、遠景能源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上游企業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而隨著電動汽車智能化功能的不斷補充,新能源汽車企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多。同時,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也躍躍欲試,這也進一步刺激了人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跨界流動。
2020年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和科技公司是新能源車企的重要人才流入來源,同時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的人才離職后,有不少流入了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
跨行業的“人才交流”,正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