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美應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中國合作
2024/03/15 07:00
參考消息
1423
0
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道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3月11日刊登題為《美國在電動汽車方面打不過中國,就應該加入中國的電動汽車革命》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鄧兆生。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在一系列關鍵問題上都存在嚴重分歧,但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方面,兩黨卻十分一致。來自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最新提議包括提高關稅或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雖然此舉在短期內可能會保護美國的就業,但從中期來看,這可能會阻礙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并限制美國消費者獲得可負擔的電動汽車。拜登政府不應該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相反,它應該把重點放在制定一項長期戰略上。

首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從而招致中國的反制。這可能會使貿易戰升級,對兩國都不利。
其次,利用關稅阻止美國制造商進口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和零部件,可能會推高美國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使其競爭力下降。從中期來看,美國汽車制造商還無法與中國“脫鉤”,因為它們嚴重依賴中國生產的零部件。
第三,保護美國汽車行業免受外來競爭可能會削弱美國車企的創新動力,影響其生產可負擔的電動汽車。
美國汽車制造商認為小型車利潤微薄,所以它們一直致力于生產大型車。然而,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通脹之后,美國消費者在花錢方面開始猶豫不決。2023年大型電動汽車的銷量沒能達到預期。如果把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擋在美國市場之外,相當于剝奪了美國消費者購買可負擔電動汽車的權利。
這些拖延戰術不僅阻礙了電動汽車的廣泛使用,而且阻礙了向可持續綠色經濟的轉型。所以,美國不但不應該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而且應該考慮接納它們。
允許銷售一些可負擔和質量可靠的中國電動汽車,可能是加速電動汽車在美普及的一個有效策略。拋開政治因素不談,大多數美國人都喜歡質優價廉的好產品。在過去10年里,中國電動汽車的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例如,比亞迪電動汽車2022年獲得了歐盟新車安全評鑒協會的五星安全評級。

拜登政府不必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入,相反,它可以邀請比亞迪在美國建立一家工廠,生產與比亞迪ATTO 3類似的車型。
讓更多外國汽車公司在美國生產汽車,將有助于促進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與中國電動汽車公司建立伙伴關系可以促進美國的創新。與中企建立合資企業,有助于讓兩國企業相互學習。的確,中國人從美國人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但美國人也同樣可以向中國人學習,尤其是在建立電動汽車生態系統方面。
只有少數中國電動汽車公司經受住了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美國應該從中汲取經驗,鼓勵更多車企進入美國市場。讓市場來決定哪些公司符合美國精神,能夠成為市場贏家。
打不過,就加入。美國可以在雙方都感興趣的領域與中國合作,比如制定電動汽車的全球規則、分享最佳實踐經驗以及應對相關的環境挑戰。通過這些努力,美國可以加強它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和創新能力,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編譯/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