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體成消費主力?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旗袍、高跟鞋、珍珠項鏈,盛裝而來的阿姨們站在“街景”前拗造型,“長槍短炮”加上手機,留下老上海風情的倩影無數。
近日,一個消息在老年人“朋友圈”里流傳:陸家嘴的商場里出現了一條“老上海風情街”,黃包車、老店鋪、船碼頭,儼然是老上海的模樣。成群結隊的“旗袍阿姨”和“老克勒”前來“打卡”,成為“帶火”老上海風情街的主力,追逐“網紅”的勁頭不輸年輕人。這出人意料的場景帶來值得探討的話題:在年輕人成為商家爭奪人群的當下,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社交需求,應該由誰來滿足?
陸家嘴地下藏著“老上海”
“嗚——”“復興號”貨輪遠洋歸來,船塢碼頭旁,一輛灰綠色“鐺鐺車”緩緩駛來;“永安百貨”“大新公司”的彩色玻璃窗和歐式小陽臺前,走過旗袍女子;墻角停放的二八自行車,裝載著小伙兒和姑娘的青蔥歲月……從軌交世紀大道站出來,走到世紀匯廣場LG2層,仿佛從現在穿越到了上世紀。
2018年6月剛剛開業的世紀匯廣場近期迎來大客流,穿著考究的旗袍阿姨、裝備“長槍短炮”的上海爺叔直奔地下的“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不少人甚至還拖著行李箱,里面裝著幾套行頭、各色配飾。昏黃路燈下,一位“上海名伶”蓮步款款,靠在墻頭擺個憂郁的倩影,爺叔們的鏡頭立馬“刷刷”跟上,有條件的打光,沒條件的用手機手電筒借光。一頂粉紅色禮帽,阿姨們輪流借戴;女兒贊助的假發,一定要顯擺顯擺。拍到一半補一補口紅,把最美好的自己和老上海一起,定格在相片中。
來到“1192弄”的旗袍阿姨,要么是三三兩兩的小姐妹,要么是“10人成團”的“大部隊”。“我們時裝隊十幾個隊員,聽說這里有老上海風情街,就一起過來看看,感覺好像回到了童年。”劉阿姨一大早來打卡,余興未盡很是興奮。“我家住楊浦,看朋友圈轉發,特意坐地鐵過來,這里設計得老嗲額。”紅姐拍攝間隙也不忘整理一下發型,“我在新疆插隊落戶了幾十年,夢里都是這樣的情景,現在終于親眼見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入目都是老建筑、老字號、老味道,仿佛穿越到了過去,讓人有久違的親切感。”一些攝影愛好者也覺得不虛此行。
而比起拍攝大片,連先生更青睞“1192弄”的老上海味道,雖然入駐商圈的餐飲品牌還沒有全部開業,但沈大成、小紹興、老大房等一批老字號足夠有號召力。此外,瞞著爹、我是主餃等一批網紅餐飲品牌,也為“1192弄”帶去不一樣的風情。
老年人消費需求不可忽視
這兩年,上海一年新開二三十家商場,從市中心到外環,為市民帶來更多購物、休閑、娛樂的空間。但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增量還是存量,商場瞄準的目標群體多是年輕人。而“1192弄”的走紅不得不讓我們思考:老年人的消費和社交需求該在何處釋放?
市民政局2018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戶籍人口中的33.2%為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但這483.6萬人卻在購物中心里無處可去。現在購物中心幾乎沒有專門以老年人為特色打造的項目,針對老年人的業態和品類也很少,即使是主打家庭消費的購物中心也在做80后小家庭的生意,鮮有考慮到老年人的消費。然而,當商家覺得老年消費“無利可圖”的時候,老年人卻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時髦、更懂享受。

穿著旗袍趕去“1192弄”的上海阿姨,就像年輕人化身動漫人物到二次元主題區域“打卡”一樣,而他們也和年輕人一樣從網上獲取信息。智能手機、PAD等電子產品都是標配,刷朋友圈、看公眾號,給他們帶來上海好玩、好吃的資訊。
事實上,在日本就有專做老年人生意的購物中心,在永旺購物中心東京葛西店,有各類為老年人定制的細節。例如開門時間提早到上午7時,鋪設180米長的健身步道讓老年人可以把這里當做“晨練場”,選擇適合老年人的服飾、鞋子、首飾乃至于護膝、手杖等商品,超市購物車經過改良重量比普通車輕了30%,健身房為老人帶來舒緩的運動項目,娛樂中心則能讓他們體驗圍棋、跳舞、瑜伽、戲劇、攝影、烹飪等課程……一系列的改變讓老人在購物中心的停留時間達到三四個小時。

如何挖掘老年人在購物中心的消費能力?“老年人在購物中心里不應只是陪伴在孩子左右,而應該讓他們各有各的玩法。”有業內專家指出,有錢有閑的老年人并不滿足于在公園打打拳,他們希望購物中心里出現更多適合他們的體驗型業態,而這也是“1192弄”火起來的重要原因。“老年人也需要新鮮的體驗,既能讓他們回憶過去,又能融入消費業態,未來的商業體應該挖掘他們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提供更多產品和服務。”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