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精辟有沒有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這個問題提出來已經很久了,上面大多數的答案也是圍繞唐 80(下稱 80)這款車型去評判,相對來說唐 100(下稱 100),即 80 的后續車型,在車身過彎姿態、底盤調校、饋電模式下動力輸出、剎車之間取得較大的進步,17 款的 80 不出乎意料應該也是采用同樣的結構。所以,個人認為要在 17 款的前提下來評價一下唐,時效性強、意義才更大。
個人的評價是:無充電條件不建議購買,同等價格混動車型中綜合品質最好,同等價格車型中電子配置最齊全,其他方面未必是最強但不至于成為弱項,經常堵車的城市的通勤利器。
作為車評人中比較獨立客觀的 38號美系性能控 ,他在微博中不止一次被問起購買一臺有 “駕駛樂趣” 的車輛時,推薦過比亞迪的唐和秦,有人說是被充值了,但也有人相信是這兩個車系的自身實力,支撐八哥去推薦它們。
總體上唐的做工是良好的,配置是優秀的,性能是牛逼的,后期保養費用是低廉的。80 擁有的優點 100 都有,80 擁有的缺點 100 部分有改進。當然,100 的價格也令不少人望而卻步,因為 30 萬的價格選擇非常多,無論是 BBA 還是其他合資或者是國產,當然選擇多不代表配置就比得過唐,目前看下來應該是鮮有對手的。
至于被很多人噴的外觀設計,80 不便于評價,但改版后的 100 肯定是不難看的。前臉足夠霸氣,車身側面看上去的流線型也是比較優雅的,比較接近于 X6 那種運動型的車尾,讓整部車看上去更加年輕化。這個問題上咨詢過身邊的不少人,也沒有像網上說的那么激烈反應的。
大部分的優點上面的答案也都提到了,我這里以補充為主:
新車異味極輕:要說新車異味重,之前看過平行進口的野馬新車,那個味道重到難以忍受,X5、X6 也沒好到哪里去。反而是唐的新車,提車當天都沒感覺有什么刺鼻的異味。就算是 BBA,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這一點。 云服務:遠程開關空調,遠程解鎖汽車開走,不再是高端合資車的御用配置,唐一樣可以做到,夏天愉快到不行。 品控:雖然比不上合資品牌的品控,但是如果你回顧比亞迪的歷史,之前比亞迪在產品質量上吃過大虧,痛定思痛,打出了 6 年或者 15 萬公里質保的口號。王朝系列的新車還要求新車故障率小于一個特定的數字(提車時在新車擋風玻璃上看到的)。就憑這個質保期,可以算是唐的優點之一了。當然唐并不完美,顯而易見的缺點這里不再累贅,更深層探討,我認為唐的缺點還是敗在了混動系統的結構上。如果你看過 38 講解混動結構分類的的視頻,唐從混動系統結構的角度上說,采用的仍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混動系統(單電機直連式,也就是把電動機插入到變速箱中),發動機接入時平順性不如豐田的 THS II(具體可以搜索相關問題)。雖然比亞迪的三擎技術在此之上增加了一個后電機,但技術角度上個人覺得并不完美(畢竟豐田有專利壁壘擋著)。這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HEV 模式下發動機介入前后的一小段時間,你可以明顯感受到,當發動機開始運作后,車身好像被牽引著一樣,就算是收起油門,車輛并不像介入前那樣有明顯減速(能量回收)。要想使車輛減速,要不就是主動點剎車,要不就是等車速低于閾值,發動機自動停轉。這種狀況在市區里走走停停時尤其突出——唐發動機的介入邏輯是 40km/h,差不多也就是一個路口起步幾秒后的速度,往往等待你的是不是前面堵著的的車輛就是下一個紅燈,這會導致你無法很好地使用能量回收的滑行來控制車速,以至于我干脆在這種路段直接切到 EV。
另外一個不容易發現的缺點就是方向盤的指向性,電子助力的調校還不夠好,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繞一個圈來回轉,100 要修方向而馬自達的阿特茲完全不用,當然代步買菜是體驗不出來的,我也是參加一場試駕會跟身邊的越野賽車手聊起他提到的。
唐并不完美,但是絕不是一款和“騙補”、“騙牌”、“低質”等詞語掛鉤的車型。
你們天天噴這噴那,也沒見老王操心這銷量不是么?
單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