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1000公里電動車遭質疑石墨烯電池只是噱頭?
繼蔚來發布的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遭質疑之后,當前又有車企因即將推出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而備受爭議。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是噱頭,還是真的能夠實現商業化?
今日,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1000公里續航的新車在今年肯定會推出,但是成本不會低。石墨烯電池的正極材料大約比當前市面上常規動力電池的成本增加5~8%,而續航高達1000公里的電動車,電池材料將明顯增加,此外8分鐘快充還需要建設高功效的充電樁來配套,雖然技術上可以實現,但成本會增加,廣汽埃安會按節奏來推廣,成本下降還需要較長時間,要等規模效應產生。
1月15日,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官微發布全新動力電池科技預告,宣稱搭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鐘可充滿80%,NEDC續航1000公里,并指出不用等到明年,即將可以量產搭載。當日,廣汽集團A股盤中漲停,報收12.52元/股,同時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以及石墨烯概念股紛紛上漲。
次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透露,廣汽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首款搭載車型為AION 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試驗,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產。曾慶洪還談到,石墨烯快充電池具備6C快充能力,結合硅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可提高到電芯密度280wh/kg左右,壽命大于1600循環。
不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迅速對此提出質疑:“如果某一位說,(他的電動車)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而且還特別安全,成本還特別低,那大家不要相信,因為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span>
古惠南今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歐陽院士的原話是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快充,還要便宜、安全,這是不可能的,大家忘了那個便宜的關鍵詞。” 古惠南稱,廣汽埃安今年會推出石墨烯電池實現8分鐘充80%,同時利用硅負極材料,可以推出1000公里續航的電池。實現快充必須解決充電樁的問題,在過去就算有大功率充電樁,電池也無法承受,因此不能把技術進步和推廣運營的問題混為一談。
早在2014年,廣汽集團開啟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發,并逐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結構石墨烯(3DG)材料的制備和應用技術。石墨烯材料因具備超輕、超高強度、超強導電性等特性,被認為是提高電池充電速度、推動動力電池技術進步的重要技術。不過,要讓真正的石墨烯電池變成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亟須攻克技術和成本等多重難關。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加入石墨烯電池研發制造陣營, 但一直都是只聞其“聲”,未見其“物”,嚴格意義上的石墨烯電池很難從實驗室走進市場。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石墨烯作為導電劑和添加劑在鋰電池中應用相對成熟的,但是真正的石墨烯電池是單層的,而現在所謂的石墨烯電池是多層的石墨烯薄片。真正的石墨烯電池難以大規模量產,主要還是石墨烯成本太貴了,只能用少量來作導電劑。
古惠南稱,廣汽埃安即將推出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正極材料是石墨烯,負極是硅材料,石墨烯主要解決快充,硅材料實現長續航,兩項技術可以兼顧,只是要考慮運營推廣的成本和節奏。
此外,古惠南還指出,電動車存在續航、充電、成本、殘值和安全這五大痛點,目前主流電動車續航里程已達到600公里以上,里程焦慮不再是核心問題,但解決冬季續航顧慮是當前的重點問題。此外,電池成本以及安全方面也是電池技術重點攻關領域,同時充電便利性難題也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