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兩會 東風人的擔當
東風電視臺《兩會代表話兩會》訪談節目內容摘錄
6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公司副總工程師、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員工王建清,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神龍公司武漢工廠焊裝鈑金工楊祉剛,受公司工會邀請,走進東風傳媒演播廳,錄制了《不一樣的兩會 東風人的擔當——兩會代表話兩會》訪談節目,用大約40分鐘的時間,暢聊今年參加全國兩會的感受,回望接地氣貼民心的兩會現場,解讀兩會最新熱詞,分享他們的議案、建議和履職情況。
6月13日起,東風電視臺、東風汽車微信平臺、東風職工之家微信平臺、東風頭條微信平臺和東風熱線網站同步推出訪談節目,也可以通過掃本文二維碼觀看。以下為訪談內容摘錄。
談兩會小故事
主持人:今天三位都帶來了一些跟兩會相關的有紀念意義的小物件,能為我們分享一下這些小物件背后的故事嗎?
談民強:今年的兩會最大的特色是參會人員全程戴口罩,所以口罩應該挺有紀念意義的。同時因為來自湖北武漢,我們覺得有責任也有義務時刻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我每天堅持做兩次體溫測量,所以我還帶來了一個體溫計。
王建清:我也帶來了口罩,還有人民大會堂專用紙巾、濕巾。
這三個小物件是咱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座位上的。大會預備會的時候,我早早進入會場,預備會上只要有表決器的位置大家隨意坐,我坐在7排19號。當天晚上的7點55分,總書記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進入人民大會堂,總書記坐在8排33號,離我的位置很近。預備會結束以后,在走過通道的時候,我就隨手把咱們總書記座位上的這三個(可以帶走的)物件收藏了。
還有一個兩會的筆記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面說,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往年的大會我們會發一個帶封皮的本子,今年的大會發了這個本,這個本估計只要兩塊錢左右,說明我們政府真正地在過緊日子。但是它完成的使命是一樣的,一個星期時間我把這個本給記滿了。
楊祉剛:我帶來的是一個代表證,這個代表證是每個人大代表唯一的證件。履職期間,我們去調研走訪,必須要出示人大代表證件,憑借著這個證件,我們傾聽群眾的心聲,然后形成自己的議案,再提交給國家,讓國家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政策。
另外一個東西就是我履職的記錄本,這是我們履職調研、訪談的一個必備工具。
談兩會新感受
主持人:這次去參加全國兩會和之前相比,有沒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談民強:這次的感受還是非常深的。首先是這次大會到底什么時候開,我們心中一直都沒數。但是我們都覺得,兩會召開之時,應該是疫情在國內得到全面控制的時候。今年兩會也正是在疫情防控取得戰略性成果的時刻召開的。
往年的兩會通常要13天,這次只有8天時間,會議時間大大壓縮,但是會議議程沒有變。這應該說是政府給我們作了一個表率、黨和國家領導人給我們作了表率,那就是要精簡會議。
王建清:我的感覺這是一次高舉旗幟、凝心聚力、求真務實、振奮人心的大會。這次大會是在抗疫取得重大成果之時召開的,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抗疫重大階段性成果。
從總理的報告來看,總共20頁,總結過去成績的只有2頁多一點,總結疫情防控的內容2頁多一點,后邊的15頁都是聚焦這一年我們如何全力確保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何把“六穩”“六保”落到實處,讓我們的產業工人有活干、有收入,如何重振我們中國的經濟,為世界經濟重振作出中國的貢獻。
楊祉剛:這次大會公開透明做得非常好,有些審議的報告可能上午結果一出來,下午媒體新聞就出來了。然后,今年由于特殊情況,媒體采訪也大多采取視頻連線的方式。特殊情況下,這種新形式非常好,普通老百姓能夠及時地了解兩會報告內容,把他們的心聲傳遞到我們的會議中來,我們也能及時分享一些我們的體會和認識。
談兩會關鍵詞
主持人:會議的審議報告中,你們三位最關心的點是什么?跟我們東風和東風人有哪些關聯?
王建清:我腦海里印象最深的關鍵詞是二汽、十堰、就業、創業。
5月24日下午,總書記到湖北團的時候,4次提到十堰,1次提到二汽。他說:“我到過二汽,就是那個造車的地方。”當時,我心里感覺特別的溫暖、特別的高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央為支持湖北的經濟發展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東風是湖北經濟發展的重要一部分,我相信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東風一定會越來越好。
楊祉剛:這次參加兩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疫情防控。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說明我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沒有什么困難是不可戰勝的。總書記到我們湖北代表團參加審議的時候,就說整個國家層面對民生問題非常重視,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
談民強:其實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在疫情之后如何來推動經濟發展。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里面專門提到了“兩新一重”。
其中一個“新”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關于新基建,特別是5G推廣,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方面,跟汽車企業關聯度非常高,相信東風也會在這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另外一個“新”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在智能交通、智慧城鎮等方面,我們都會作出重要的貢獻。
“重”是傳統基建,但這個傳統基建是重大建設項目,這次重點談及的是水利交通,特別是交通。汽車本身就是交通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還想重點談一下5G,在公司技術中心的園區內,我們已經布了很多5G的基站。實際上,東風公司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應該說是走在行業前面的。我覺得5G賦能之后,5G的最大應用場景,就是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談履職新動態
主持人:能分享一下你們的議案內容嗎?
談民強:我的第一個議案是關于智能網聯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講國內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我們在推出標準方面速度不夠快。舉個例子,軍運會的時候,我們Sharing-Van申請牌照非常難,因為它是L4級的,沒有方向盤、沒有自動踏板,這個車到現在是沒有標準的。所以,即便我們都已經推出了真正的無人上路測試,也必須乘坐安全員。
現在各個區都在搞示范區,但測試標準不統一、測試的場景也不統一。這樣的話我們在一個城市申請了牌照,到另外的城市還是要重新申請,因為數據不共享。所以我們就該在法律方面研究這個標準。
另外一個議案也是推進自動駕駛的。真正的自動駕駛需要用高精地圖高精定位,但是在這方面真正用于民用化的技術顯然現在還不夠。
第三個議案是關于關鍵核心技術的。我講了一個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的概念。縱向一體化指整車企業,要關注到系統零部件、特別是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推動國內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生產。
另外汽車行業光自主發展還不行,還要跨界,東風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跟華為、騰訊的合作,以及跟清華等大專院校的合作。
汽車產業從大到強怎么走,這些關鍵的核心技術一定要著力去研究,必須形成行業的共識,大家一起來做才有可能把它做好。
王建清:我帶了4個建議,《關于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建議》,現在國家已經在陸續出臺相關的政策。第二個《關于把蘭州至漢中至十堰的高鐵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建議》,當年因為有了襄渝鐵路的建設,才讓十堰大山里人看到了山外的世界。十堰有5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3個省級貧困縣,如何讓這部分人民搭上幸福的高速快車?通過蘭州至漢中至十堰的高鐵走南三縣,就能讓十堰南三縣的人民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
第三個建議就是《關于加強二汽老工業基地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建議》,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如何應用現代化的文化文旅產業讓二汽老廠房老設備保留下來,讓年輕人更好傳承東風精神,我覺得很有必要。
第四個建議就是《關于加強職工文化建設 助力復工復產高質量發展》,如何把新時代的主人翁精神,更好融入到企業發展,融入到當前中國經濟復蘇的進程中,正是我這份建議里邊要講的東西。
楊祉剛:我今年帶了5個建議,但是最關鍵的有2個。第一個就是《關于暢通技能工人成長發展渠道》,中國制造向智造邁進,還有《中國制造2025》的落地,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現在中國勞動就業者大概有7.7個億,但是技能工人這一塊只有百分之二十一點幾,所占比例非常低。我在一線也了解到,有些員工學技術動力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覺得發展通道受限制,為什么受限制?因為我們一線的工人的發展通道就是一個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然后到技師、高級技師。
關于暢通發展通道的建議,首先技能工人除了走技師、高級技師通道,還可以向專業技術人員這個通道發展,比方說我們現在能不能讓他達到高級技師以后,可以向工程師助理、工程師這個方向發展,因為專業技術人員都是走這個通道。另外一個通道就是管理通道,很多的優秀技術工人,也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如果把這個通道也打通,技術工人的發展前途就會更廣闊一些。
另外一個建議,就是《關于建立歧視行為懲戒機制的建議》。在今年疫情期間,我看到了一些關于疫情地域歧視、就業歧視的報道,而且我之前也了解到,社會上存在很多歧視現象,比方說女性的就業歧視,殘疾人歧視等。這個建議,目的就是為了從法律的層面立法,減少這些歧視,促進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