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如何在“不確定中探尋確定性”?這個品牌答案夠硬核
國家“兩碳”目標公布,綠色消費快速升溫,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5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增長均超2倍。
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快速增長也非孤例。
上半年,歐洲7國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82.4萬輛,預計全歐新能源車半年總銷量將突破百萬輛。全球排名第三的美國市場,今年1-5月新能源車銷量突破22.4萬輛,同比增幅超107%。
然而,在行業欣欣向榮的背景下,技術瓶頸、關鍵零部件供應等問題依舊像“達摩利斯之劍”懸在頭頂,為行業后續發展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
面對今年年初以來愈加嚴重的“不確定性”,一些實力強勁的新能源品牌在一路狂奔之際,更是率先探尋未來發展“確定性”的穩固路徑。
譬如,長城汽車集團旗下的歐拉品牌,就以半年52,5247輛的銷量,取得了接近去年全年銷量的佳績。其同比增長456.9%的“超速度”,更使得歐拉成為行業中增速最高的主流新能源品牌。
不久前,在長城汽車2025戰略發布會上,董事長魏建軍毅然為歐拉品牌立下了“2023年全球產銷百萬”的“小目標”。
面對行業宏觀大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不禁要問,歐拉是如何做到上半年大幅度跑贏大盤的?在“百萬征戰”道路上,除了顯而易見的產品、營銷優勢外,歐拉還有什么無可替代的競爭力呢?
這些問題背后,恰恰發出了一個行業備受關注的“靈魂拷問”:新能源汽車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探尋到確定性呢?這一答案,對于整個新能源發展大有裨益。
浮華落盡,“技術大牛”是探尋“確定性”的最大推手
回歸新能源汽車發展,浮華落盡,最后的競爭焦點將回歸“原點”——技術之爭。
在技術主導的行業競爭中,精準的品牌定位,創新的營銷攻勢,都是輔助手段。
技術才是為品牌發展提供源源不絕動力的“源頭活水”。只有技術的領先,才能讓品牌發展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各大行業相應的例子,不勝枚舉。
華為能夠挑戰蘋果,中國高鐵能夠走向世界,TikTok能夠風靡全球,其背后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核心技術的加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貓系少女”歐拉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嬈嬈多姿,離不開其背后站立著的那頭“技術大牛”——長城汽車。
作為集團開拓新能源市場的一柄“尖刀利刃”,歐拉自然是“近水樓臺”,得以應用到集團內最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
可以說,長城汽車對技術有多重視,歐拉獲得技術紅利就有多大,其未來大戰的確定性就有多強。
3萬人、5年、1000億……一組看似簡單的數字,卻極具說服力。
在剛剛舉行的長城汽車2025戰略發布會上,長城汽車宣布2023年,長城汽車全球研發人員將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1萬人,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
這樣的資金投入,這樣的人員配置是什么概念?據各大上市車企2020年報顯示,中國22家上市車企中,研發人員數量跨過萬人規模的,僅有三家,長城就是其一。
按2023年的研發人員增長速度,至2023年,長城將成為中國車企中研發人員規模數一數二的企業。
長城體系內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的研發成果,將不斷流向歐拉品牌,為品牌發展提供最“硬核”、最全面的支撐。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動力電池技術儲備上,長城汽車最新公布的“大禹電池”,將為歐拉今后的高速發展積極賦能。
據了解,“大禹電池”采用了業界領先的811高鎳電芯,擁有8項全新設計理念,其核心思路是從全維度解決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可能出現的“熱失控”難題,從根本上提升安全等級。
拋開那些晦澀難懂的技術解析,我們不妨將之理解為既有強續航,也有高安全,“魚與熊掌皆可兼得”的創新電池技術方案。
一位電池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向功夫汽車透露:“長城的‘大禹電池’,有絕對實力叫板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甚至超越特斯拉搭載的同類型電池。”
當然,除了“大禹電池”外,歐拉更是全球首個搭載無鈷果凍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無鈷果凍電池的能量密度高達265wh、循環充電次數超3000次,在4C快充模式下,僅需充電9分鐘,即可獲得20%-80%的電量。
眾所周知,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三電系統成本往往占整車總成本近50%,其中動力鋰電池成本又占到總三電成本的70%。
尤其在電池行業“鈷價”飛升的背景下,無鈷果凍電池的應用,將能進一步突破動力電池的“成本瓶頸”,為歐拉與競品拉開成本差距。
正是因為歐拉能夠充分吸收母公司的“技術紅利”,所以眾多行業觀察者們會對歐拉今后的發展“高看一線”。
背靠大樹,自主關鍵供應鏈全面護航
當然,長城汽車母公司的賦能,還遠不止于技術層面。在關鍵零部件供應方面,長城強大的供應體系也在不斷為歐拉護航。
事實上,今年以來,建立自主關鍵供應鏈成為產業熱門話題。如何牢牢把握住動力電池、芯片等產業鏈的主動權,成為新能源汽車車企新課題。
背靠長城汽車這棵大樹,歐拉可以在“百萬征途”上無懼風雨。
讓業內對手艷羨不已的是,隨著長城即將投產無鈷電池,歐拉將牢牢把握住電池產能“命脈”。除自產電池外,長城最近還與寧德時代聯手,進一步確保歐拉今后的電池供應。
2021年2月以來,長城更在戰略上布局芯片產業,完成對汽車智能芯片創業公司地平線的戰略投資。
雖然成效依然需要時間沉淀,但可以預見,這將對接下的芯片供應起到關鍵性的保障作用。
正所謂,背靠大樹,枝繁葉茂,才能花繁果碩。長城無疑就是歐拉背后的那棵大樹,率先破解新能源汽車行業“卡脖子”現象,為歐拉構筑了貫穿上下游的強大保障體系。這是許多新勢力乃至一些傳統汽車集團的新能源品牌,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以“品類戰略”切入,以“用戶思維”創新,賦能“市場確定性”
除了依托長城集團雄厚的技術實力外,歐拉品牌精準的定位,以“用戶思維”構建的創新營銷方式,也是歐拉持續建立“確定性”的重要一環。
當前,市場上聚集女性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原本就鳳毛麟角。而在今年3月,歐拉誓言要成為“全球最愛女人的汽車品牌”,決心堅定。
歐拉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快速切入,已經成功在消費者心目中構筑起獨樹一幟的“女性電動車”品類。當其產品能夠深度貼合女性群體的需求,其對用戶功能、情感的滿足也能上升至全新高度。
配合貓系家族“別具一格”的命名策略,莫蘭迪色系的推出,歐拉的“品牌力”、“營銷力”在消費者之中贏盡口碑。
這也讓歐拉擁有了高質量增長的成色,讓其在行業內建立了無出其右的品牌“特色”。
歐拉“圈粉”的秘密,在于巧妙地拉近與潛在用戶的距離,讓她們愛上品牌,最后建立忠誠度,進而“在一起”。
這種“戀愛式營銷”,是歐拉和用戶間不斷建立穩固關系的“殺手锏”。
例如,早前亮相的閃電貓,就用“將超跑的方向盤交給女性”的宣言,激發了女性對超跑世界的向往;而“讓你回到有公主的時代”的朋克貓,則喚醒了女性對童話般愛情的期待。
這些方式,都很好地“拉近”了歐拉與潛在用戶之間的距離。
拉近之后,歐拉自然也使出了各種法寶,讓她們徹底“愛上所愛”。從一見鐘情到久處不厭,靠的是增加互動后,不斷對品牌產生的信任與青睞。
歐拉深度吃透“用戶思維”,以用戶共創模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成功案例。
今年上海車展, 歐拉打造了一個以共創為主題的展臺。展臺設計、明星站臺、現場互動區設置等項目的決定權,全部交由女喵粉決定。
一改常規的“高冷”、科技風,以粉色系為主的公主魔法城堡成為了車展上吸引每位女性的網紅打卡點。這就是歐拉與女性用戶“久處不厭”的法寶。
在歐拉與用戶產生真情實感的深度鏈接中,“她生活”的跨界尤為腦洞大開。從定制勵志汽水,歐拉陪女喵粉一起向上;到組建樂活局,歐拉和女喵粉一起潮玩;再到秀出女神圖鑒,隨女喵粉一起展示自我;以及發起貓變研究所,歐拉解鎖女喵粉腦洞……截至目前,歐拉與100多個潮牌跨界合作,進入了美妝、時尚、旅游、攝影等女性生活場景。
更讓人期待的是,歐拉還開始在新零售方面,布局與用戶“在一起”的創意實踐。
最近,位于北京槐房萬達廣場一層的北京歐拉體驗空間正式開業。作為歐拉品牌新零售戰略布局的著重落子,北京歐拉體驗空間將與女性用戶“在一起”,從線上走到線下。
從拉近、愛上,最后在一起的“戀愛式營銷”,歐拉品牌的個性化“特色”可謂鮮明突出,在業內獨樹一幟而又引領新潮。
這是歐拉營銷在盛開的“盛夏果實”,更是中國汽車營銷創意的碩果。
如此一來,在市場層面,歐拉可持續爆紅的“確定性”愈加明顯。
歐拉汽車銷量的持續爆發,已成為長城集團“品類戰略”中的一抹亮色,但對于歐拉來說,好戲才剛剛開始,“2023年全球產銷百萬”,將是其追逐的下一個目標。
長城汽車在技術、關鍵供應體系等方面的賦能,以及歐拉自身出色的市場營銷能力,將成為其探尋“確定性”路徑,實現“百萬歐拉”目標的最強助力。
可以預見,未來,歐拉品牌將在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