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淮新能源汽車發展看行業突圍前景
![]() |
江淮新能源iEVS4在試駕者操控下平穩地行駛在山道上 |
編者按: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5萬輛,同比下降33.4%。這是新能源乘用車繼七八月份之后,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滑。新能源汽車市場近期的低迷究竟是短期現象還是長遠趨勢?新能源汽車品牌又該如何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突出重圍?
10月21日,《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合肥市一地下車庫里聽到兩位燃油車和純電動車車主有這樣一段對話。燃油車主說:“充電麻煩嗎,上路的動力咋樣,一次充電能跑多少公里?”純電動車主回答說:“充電很方便,你看我們的小區都安裝了專用充電樁,上路動力足,特別是起步很快,我這款江淮iEV6E車一次充電能跑300多公里,到省內哪個市縣都沒有問題。最好的是一公里費用僅7分錢。”聽了此話,燃油車主愣了一會,自言自語說:“真的是這樣嗎?”
體驗了,才會知道新能源車真的好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分別達到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9.9%和61.7%,增速和總量居世界之首。有人說,新能源車如一針強心劑,讓正在下滑的車市為之一振。但是好景不長,進入2019年下半年,連續三個月的銷量下降,讓自主品牌從新能源車上突圍受阻。
10月11日,江淮汽車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公司舉行了一次駐皖央媒品牌交流會暨iEVS4試駕品鑒活動,數位媒體人在首次試駕后互相交流了試駕感受,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條。
首先是NVH做得非常好。在合肥紫蓬山環山觀景山道上,限速每小時60公里,坐在駕駛室內,只聽到迎面而來的風聲和四輪在柏油路面上的摩擦聲,靜觀兩旁秋景紅、綠、黃盡染,隨著車上環繞音樂輕起,駕車真的是一種享受。
其次是起步快,加速快。起步需要多少秒,試駕者沒有計算,但每次路口紅燈變綠燈時,江淮iEVS4起步通過路口,別的車才慢慢起步跟來。超車時更是在瞬間完成,遇到直線路段,試駕者稍加電門,三秒內速度提升到100碼以上,令記者們震驚不已。
再者就是空間大,行駛平穩。從外表看iEVS4并不是那種大型SUV,但無論是駕或乘,都感到空間寬敞,駕駛室視野開闊,界面簡潔,駕控方便,設計非常人性化。
還有一點就是在智能體驗上。行駛在路上,時時有滴滴聲提醒別偏離了行車道,界面上也出現了警示的顏色和畫面,類似這樣的智能技術在iEVS4上應用較多。正如江淮新能源車研究院副院長張歡歡所說,新能源車在設計理念上與燃油車最大的區別就是整車體系是建立在電動、智能的基礎上,一部車本身就是現代智能技術的集成。今后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還是一個與外界互聯的移動智能平臺。
用事實說話,消除對新能源車的疑慮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隨著2018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的火爆,很多消費者有購置國產新能源乘用車的強烈愿望,然而,外界對新能源車的固有印象以及國家補貼政策的變化,使這部分人開始猶豫了。
在記者看來,新能源乘用車在市場推廣上要更多地增加消費者體驗機會,用新能源汽車良好的口碑構建品牌的堅實基礎,而在傳播上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從政策層面講,我國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并確定了鋰電池和氫氣燃料電池兩大路徑,其中,鋰電池電動汽車發展較早,技術較為成熟,是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主流。而氫氣燃料電池電動車,雖然我國有很多科研機構和車企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技術應用才剛剛開始,不僅技術上有待進一步發展,氫氣加氣站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有待建設和配備。
第二,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發展到何種程度,在產品應用上將給用戶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在品牌交流會上,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張歡歡向記者詳盡地解讀了新能源車的技術現狀和將來走向,其中,讓記者印象最深的有三點:一是通過技術創新江淮新能源已完全解決了電池降溫問題,杜絕起火和自燃現象的發生(不包括不當使用或不當維護保養所產生的);二是由于技術升級,電池續航里程已顯著提升,江淮新能源汽車最高已達到充一次電行駛達500公里以上;三是使用上的方便和價格低廉。以江淮iEV6E青春版一車為例,補貼后售價僅為6.55萬元起,且免除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純電動車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7分錢,相比燃油車保養成本低,用車、養車無負擔。
第三,政府取消補貼是必然所為。車企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消化生產成本,做到沒有補貼依然能提供質優價廉的好產品。消除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取消補貼、價格不升、一定是偷工減料、產品品質無法保證的誤解。特別要講清楚國家最終取消補貼,主要是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優、做強、做大,提升競爭力,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強大起來。
【編后】
近兩年,在政府政策引導以及汽車“新四化”的趨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成績喜人,雖然過程中也伴隨著一些問題的產生,但是總體上來看,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已由起步期進入成長期。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127萬輛和125.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59.9%和61.7%。然而進入今年下半年,由于補貼退坡以及車市低位運行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勢頭緩了下來。盡管如此,1—9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有如此大的市場作后盾,只要我國新能源汽車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向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并將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和產品優勢宣傳好,就一定能穩步前行,這正是目前江淮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