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代表為人民 練好本領強東風”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開幕,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首席技能師王建清正在京履職。
今年是王建清職業生涯的第30個年頭,從一個普通裝調工到連續當選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王建清用辛勤的汗水,書寫了一曲產業工人的奮進之歌。
“當好代表為人民,練好本領強東風。是東風培養了我,當前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在全國兩會上,我會就高技能人才培養、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等,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為建設東風新國企貢獻一份力量。”王建清說。
做標桿 鑄匠心
2月24日,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前,王建清找到師傅——原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公司“汽車調整大王”王濤,征求意見建議。
退休后,王濤成為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特聘教授,牽頭組建商用車維修教學團隊、建設商用車實訓中心、編寫校本教材,繼續身體力行傳播工匠精神。
看到師傅對學生們的悉心輔導,王建清的思緒也拉回到多年前……
1993年,王建清從軍隊復員后,進入東風商用車總裝配廠。工友們發現,這個小伙子不僅踏實肯干,還特別認真好學,入廠兩年,他就從一名只會開車的“小白”,成長為調整車間班長。2005年5月,王建清又被調到了大名鼎鼎的“王濤班”,擔任該班第七任班組長,成為王濤的徒弟。
堅持不懂就問,多練、多記、多學、多干,這些是王建清快速提升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的“秘籍”。很快,他成為獨當一面的“猛將”,干在先、走在前,沖在急難險重任務的最前面。
師傅王濤一直是王建清心中的“標桿”。當王濤退休后,王建清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成為“標桿”。他認為,在一個技術型的班組中,只有自己技能過硬,才有資格去要求別人。
為了成為標桿,堅持、勤奮成為他最突出的特征。他說:“干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干,這樣才能感染自己,只有感染自己,才能說服別人。”
扎根一線,刻苦鉆研、愛崗敬業,王建清練就了東風商用車裝調技術的調檢絕技,成為東風商用車最后一道“質量把關者”。參加工作30年,參與裝調東風車超30萬輛,無一起質量責任事故。這是王建清對標桿、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在他的帶領下,技藝傳承、技術攻關、技能競賽、創新成果展示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常年不斷線。他總結摸索出教、學、練、記、問“五步學習法”,會學、會干、會寫、會講、會傳“五會師徒法”,“1121素質提升法”等新時代師徒傳承新方法。
在王建清的帶領下,“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們把創新與工位器具改進、工藝流程改善等生產難點問題結合起來,自制非標工具60多件套,僅2018年至今,就完成了310多項創新改善,累計創效超2000萬元。
當代表 勤代言
2018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場代表通道上,王建清作為首場代表通道10名發言者之一,就發展實體經濟必須重視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呼吁解決好當代產業工人收入、發展、社會地位等,以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集群,為中國制造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貢獻。
“作為一線產業工人的代表,替他們發聲,推動基層人才培育,傳承好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是我的使命和職責。”王建清說。
從一名工人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這些年來,在各級人大的精心培訓指導下,王建清堅定擔當起代表的職責。他認真學習代表法及代表履職知識,堅持向組織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其他代表學習。
積極參加代表小組活動,認真撰寫代表建議,王建清緊緊圍繞“高技能人才培養,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等主題,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不斷強化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
“班組是所有政策的落腳點,是培育培養技能人才的陣地,也是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主陣地。”從生產一線走向人大代表通道的王建清,比任何人都知道,普通一線員工的內心訴求在哪里。
“希望政策能普惠一線和技能員工,使他們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尊重,讓更多的人愿意走進企業,走到技能崗位上。”在擔任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的五年里,王建清初心不改。2018年,提出制定政策制度保障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的建議;2019年,提出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加快落實的建議;2020年,提出通過職工文化建設讓產業工人凝心聚力的建議;2021年,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加強新時代班組建設的建議;2022年,提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建議。
始終關注一線、關注產業工人。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王建清將重點提出關于高技能人才培養、崗位作用發揮、技能持續提升等方面的建議。
“不斷推動人才機制改革,以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營造崇尚勞動、崇尚技能、崇尚敬業愛崗的濃厚氛圍。”王建清話語鏗鏘,“我接過了師傅的接力棒,將繼續為一線工人代言,帶領更多一線技能工人,把中國品牌的東風商用車做得更好!”
新時代 新作為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六年來,王建清履職盡責,為產業工人發聲,為科技強企、制造強國代言。作為東風公司員工,王建清是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首席技能師。
進入新時代,面對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浪潮,王建清在企業轉型發展中,帶領技術工人,緊跟時代,在崗位上完成從“汽車調整工”到“客戶體驗師”的轉變,立足崗位、竭盡所能為客戶提供最優質、可靠的體驗。
近幾年,隨著東風商用車裝配總成的集成化,加上新車型頻出,作為汽車裝調工,必須學習整車系統標定、數據刷寫、新功能驗證等知識。
“以客戶為中心,用客戶的眼光來檢驗我們的商品,了解客戶的需求是什么,車在使用后的狀況怎么樣。”在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高速運轉的流水線旁,王建清經常和工友探討整車評審工作的注意事項。
自打從師傅手中接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接力棒,面對每一輛下線車輛,王建清從未懈怠,“責任是沉甸甸的,必須為客戶解決好實際問題。”
一次,團隊成員發現某車型底盤部件存在運動干涉質量風險,但關聯部件處于車身底部,很難進行動態觀察。王建清當即成立攻關小組,帶著大家下地溝,鉆到車底觀察研究零部件情況。為解決車輛在運行狀態下的狀況,他們用視頻方式檢查車底零部件運動狀況,讓操作者和技術人員直觀觀測車輛運行狀況。
一次、兩次、三次……經過多次試驗、對比、改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用時比預想的時間少了一半。
緊跟時代步伐,在創新中改善,在堅持中突破。一路走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中國汽車業十大工匠……王建清收獲榮譽與掌聲,但他心中仍有追趕的目標,“在技能路上,我還有差距。中華技能大獎,是我繼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