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即過 繼續加油
編者按:“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年初疫情肆虐的日子里,這句話,溫暖了我們每一個人,如今,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更讓我們感同身受。
我們曾深陷被打亂的生活,我們目睹生命的脆弱。在那段不能起舞的日子里,是什么,給我們勇氣?是什么,讓我們作出當初那樣的選擇?是什么,讓我們一直堅持?又是什么,讓我們篤定前行?當極為不平凡的經歷成為記憶,當極具挑戰的2020即將畫上句號,我們和東風人聊了聊,這些稀松平常的生活里,他們的抗疫故事,以及這場戰役之后,他們對生活的新體悟、新期待。
(記者 金妹/整理 彭丹(錦龍油品鴻泰加油站加油班班長)/口述)“武漢加油!”再看到這四個字,我內心依舊會有一股暖流涌動。對我而言,這四個字不僅是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更是一份使命和擔當。
猶記得,1月23日,一大早看到“武漢將于上午10時封城”的消息,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了一眼手機上的車票訂單。按照之前的計劃,大年初三值完夜班,我就可以回老家,和兩天前已經到家的老公、孩子、老人們團聚了。慶幸的是,我的手機上顯示,車票訂單一切正常。于是,我匆匆吃完早飯到了公司。
7點半完成工作交接,我突然感覺氣氛不對,錦龍油品鴻泰加油站便利店門口已經貼上了醒目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提示。站長匆匆走進來打斷我們的班前會,面色凝重地交代:“公司配備了體溫測量器,所有人,盡快測量體溫并記錄,現在起必須佩戴好口罩,看到沒有戴口罩的顧客,要提醒佩戴同時保持距離,密切關注現場情況,有異常第一時間上報。”
測完體溫,戴好口罩,我將手機放進寄存柜前,手機有一條微信消息提醒,打開一看,是我老公發的——“剛接到縣防控中心的電話,我們前天回來的同一班車上,有一例確診,通知我和兒子居家隔離,有不適盡快上報。”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請假!正準備去找站長,回頭一看,加油的車輛已經排到了加油島外。只見站長也拿起了加油槍,其他部門在崗的同志們也都到了現場協助。那一刻,來不及多想,我快步走到崗位上開始加油。
這波異常的加油高峰持續到下午3點左右才稍稍緩和,我趕緊抽空給家里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是媽媽焦急的聲音:“丹丹,趕緊請假,不能回老家也不要再出去上班了,身體健康第一啊!”我知道媽媽的擔心,但同時也明白,作為班長我的肩上負有責任,如果我這時候請假,加油員們會怎么想?我沉思了片刻,便安慰媽媽道:“我知道,待在家里最安全,可加油站不營業了,防疫救援車輛去哪里加油?這場戰疫也需要我們的付出!” 我并向她保證會做好防護和消毒,每天向她報平安。
打完電話,我做了一個決定,退掉了訂好的車票。之后,我包攬了當班期間加油站消毒和其他員工個人安全防護檢查工作。
整個疫情期間,我們班還有另外3名加油員,也都是女同志,家里也有各種困難,可是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當時,我們只有一個的想法:“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加油,那么多醫護支援武漢沖在一線,為生命加油,加油站就是我們抗擊疫情的陣地,關鍵時刻,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為所有人加油。”
2月7日,為保證用最少的員工保障市場供應,公司決定加油人員駐站管理,并希望大家自愿報名。我第一個報名要求參加駐站。連續7天的駐站生活,穿著穿脫不便的防護服,口罩在臉上捂出深深的烙印,身上充滿消毒液的氣味,我也真有些怕自己堅持不住。有天晚上,我跟兒子視頻,兒子突然跟我說“媽媽,你好偉大,你要注意身體,加油哦!” 那一刻,我覺得心里暖暖的,也又充滿了力量。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輛運輸物資的柴油加油司機,看樣子已經50多歲了,付款的時候不好意思地說:“我只帶了現金。”因為為了安全管理,公司暫停了現金收銀,簡單跟當天值班干部匯報后,我們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將現金放進專用袋子里,消毒后清點,然后幫他手機完成支付。經過解釋,客戶非常理解我們在這時采取的措施,離開的時候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并說了一句:武漢加油!
樸素的話語,卻是彼此心心相連最深沉的力量。
從害怕到逆行,愛是最柔軟又最剛強的力量。疫情面前,加油站紅色罩棚之下,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溫暖,共克時艱,60多天防疫保供,我最為自豪的是鴻泰加油站不僅實現了經營業務的正常運行,還做到了全體員工零感染。
為武漢加油,堅守加油島,讓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收獲,懂得生命的重量,更加珍惜眼前的所得。
不平凡2020即將過去,慶幸道阻且長但我們不曾畏懼,如今凜冬即過,我們也將繼續為武漢、為我們的美好生活加油。
回響2020 抗疫
在抗疫“戰場”為兒子做榜樣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成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協助維護小區秩序,為限制出入樓棟的200多戶居民運送物資。我兒子今年25歲,正是培養干事能力和擔當精神的年紀。我做志愿者期間,每天帶著兒子用平板車為社區拉送貨物,我身體力行為他做榜樣,他也一直堅持做好了這件事。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每個人都默默奉獻。尤其是共產黨員發揮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危險連續作戰”的精神。我亦是抗疫戰線的一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信仰。2021年希望疫情能夠徹底結束,公司的經營能夠披荊斬棘,取得突破。也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己從事的領域能夠有新的突破創新。
——易兵(東風乘用車公司)
疫情,讓我更加珍惜工作機會
還記得2020年初,我在閨蜜群里聊到了自己接下來的雄心壯志——好好賺錢,提前還房貸;健身學瑜伽,讓自己變美麗;報個培訓班學習,考一個有用的證書……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的愿望都化成了三個字——活下去。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曾經熱鬧熟悉的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我家還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不工作生活難以為繼,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除了每月的工資外再無任何收入來源,而我們每月都有固定的房貸要還。一場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平時總覺得離富裕太遠、離升職不沾邊的工作多么重要。
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只要公司有活干,我們每天的面包和向往遠方的希望才有保障。疫情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2021年,我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郭如慧(鄭州風神物流)
經此一役,愛國主義情懷銘刻入心
2020年初,過年放假的喜悅還未釋放,便被遠處朋友們輪番問候,大家都敦促我屯點糧食。我一邊笑著說沒事,一邊順手買了點口罩和食物。物資達到家里的第二天,武漢宣布封城。自此,這座城市開始了長達3個多月的封城抗疫斗爭。
日子一點點過著,隨著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成使用,心里的恐慌一點點淡去。在疫情期間,我發現曾經不識五谷的媽媽還多才多藝,會做許多美食,不善言語的父親也比以前更加健談。而我也開始了線上辦公,雖然不曾出門,但日子終于有序了起來。直到今年3月,父親突發腦梗,交通不暢加上醫院陪護要求高,在最緊急的時刻,感謝社區的幫助。之后便是漫漫康復路。但好在,家庭和睦,相互扶持,以為最難的日子,也一點點見好。
2020年于我,有點磕碰艱難,但也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我深刻體會到了國運與家運的聯系緊密。以前寫在書本上、記在腦海中的愛國主義情懷,經此一役,更加銘刻入心。同時更加懂得了責任與承擔,性格也更加堅韌,相信之后的日子里,再難的時光都會過去,再大的困難都可堅強面對。“希望”就是我2021年前進的關鍵詞。
——袁文穎(東風鴻泰)
一場戰斗,一次心靈洗禮
2020年,看過未知病毒陰影籠罩下的恐慌人群,疫情中開車經過武漢空蕩蕩的街道和大橋,和風雪中買藥送菜運送物資的志愿者互道平安,和大家一起歡呼方艙醫院關門大吉,守在電視前聽武漢零點解封的鐘聲。
這一年對我而言是一場戰斗,一次心靈洗禮。
這一年,我迎來了生命中最可愛的小公主,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突然就淚流滿面,感覺到血脈相連的溫暖,從此我的生命中多了一個人,生活變得有點不一樣。
過去的終將過去,歲月不居,初心不移,我們還將繼續走下去,熱愛生活,努力工作,為了一切美好!
——鮑亞坤(東風暢行)
這一年,忙碌又充實
2020年對我來說,是異常忙碌的一年。從春節期間的信息統計、防疫消殺等志愿者工作,到復工復產,一直忙忙碌碌。在這種忙碌中,我也感覺到了一種充實。
社區封閉時,同事的身影第一時間出現在社區。2020年,一場疫情,讓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同舟共濟的溫暖與力量。
——黃進(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
英雄終歸平凡人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腳步。身處疫情的中心,讓我切身體會到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0年,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平凡的面孔,兢兢業業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值班時,有提前三小時走路上班的同事;有家里沒有電腦,用手機和紙筆工作的同事;有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的社區工作人員……而我有幸與他們一起共渡難關。復工復產,一切都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回首這一年,這段不平凡的經歷,讓我也有了以后坐在搖椅上可以慢慢道來的故事。
——方迎輝(東風鴻泰)
倔強、堅守、不服輸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而難忘的一年。有感于神龍人“向死而生、艱苦奮斗、立即行動”改善現金流活動實現收益近43億元,有感于公司改革發展中留下的每一位神龍人倔強、堅守、不服輸。在“五心守護行動”指引下,神龍公司終于迎來轉機
2021年,仍不容許我們松懈。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預祝公司2021年V型反轉,爬坡上行,公司和個人雙豐收!
——沈子怡(神龍公司)
期待乘用車的新發展
2020年,注定是終生難忘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在疫情期間,我參加了東風公司疫情防控青年黨員服務隊。疫情過后,有人問我:“你當時不害怕嗎?”但其實當時我并沒想那么多,我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我覺得總是需要有人在那個時候站出來,如果我不去,我這輩子都會后悔。
2021年,不僅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我相信東風一定會有新的變化,乘用車也一定會有新發展。
——戚曉華(東風乘用車公司)
2021,只想肆無忌憚地露臉
那天看到“防疫工作者勸導時委屈落淚,醫務人員累到隨地而躺”的新聞,不覺鼻頭一酸。疫情帶來的不便體現在每一個環節,食物不敢亂吃,怕帶病毒;病了不敢亂去醫院,怕有感染風險;因為外貿受限,就連護膚品都買不到了……
2021,真希望疫情趕緊結束,不再有那么多生死別離,只想肆無忌憚地露臉,想去哪想做什么都自由決定。
——馮效蘭(鄭州風神物流)
2021,善待所有的人和事
2020年,或將載入史冊。在那刻骨銘心的日子里,我學會了珍惜,懂得了感恩。上班忙時,奢望有一個假期,能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和家人一起享用……然而,當假期一次又一次延長,每天醒來翻看不斷攀升的新確診數據時,方覺身體健康、能和同事一起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才是最大的幸福。
2021年,我要當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我要善待所有的人和事!
——尚尉(神龍公司)
(特約記者 石芬 付瓊 通訊員 胡燕 劉思 馮玲 郭雪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