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國貨” 助推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專訪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盧放
嵐圖FREE交付客戶
嵐圖推出超級快充技術
(記者 周惠明)公開亮相世界級數字工廠、發布自研電池系統技術、全球首個涉水后底部碰撞公開測試、發布800V高電壓平臺及超級快充技術……“金九銀十”車市旺季,嵐圖汽車持續發力,系列尖端制造技術和科研成果不斷亮相。
與此同時,嵐圖FREE整車交付量也迎來新增長。最新數據顯示,9月,嵐圖FREE交付908輛。截至9月30日,嵐圖FREE累計交付1316輛,車主覆蓋全國137座城市。另外,嵐圖服務網絡拓展速度也進一步加快,預計10月嵐圖展廳將超過110家,覆蓋全國30個城市。
兩年來,嵐圖實現了從品牌發布到首款量產車批量交付的跨越,展示出業內稱道的“嵐圖速度”。面向“十四五”,嵐圖又有著怎樣的技術儲備和發展規劃?近日,本報記者與全國主流媒體一道,對嵐圖汽車CEO盧放進行了專訪。
中國汽車品牌一定要走向高端化
記者:作為湖北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您認為在“十四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需要在哪些方面發力?
盧放:嵐圖“十四五”,是東風公司“十四五”規劃發展綱要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講,未來一定要做這幾件事。
一是中國汽車行業一定要走向高端化,通過品牌向上,實現與外資品牌的良性共生。目前,國內市場年銷2000多萬輛乘用車,中國品牌份額占到約40%,但從價值量看則只占20%左右。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向高端化發展,也能為老百姓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提供更多選擇。在品牌和產品高端化方面,嵐圖會堅定不移地往前走。
二是從技術趨勢角度講,中國汽車一定要走向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這將有利于我們主導更多核心技術。目前,在新開辟的新能源賽道、智能網聯化賽道上,我們并不落后,有些地方甚至領先,而且消費者對于中國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非常認可。結合過去30年國內汽車產業通過合資、自主等方式積累的經驗,在下一個五到十年,中國汽車是有機會走出來的。
嵐圖在多領域都有相應技術儲備
記者:面向“十四五”,嵐圖做了哪些準備,未來有什么規劃?
盧放:結合行業大背景,嵐圖此前一直在研發相關先進技術,“十四五”期間也將繼續深入研發。
例如,嵐圖ESSA模塊化架構,是真正的純電驅動模塊化架構,以電驅動為主,同時提供多種能源形式,包括純電和增程,后者又包含高效內燃機增程、氫燃料增程等。ESSA模塊化技術有利于整車成本的控制,也有利于SUV、MPV、三廂轎車等不同車型的高效開發。
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為適應未來智能化需求,我們開發了OIB中央智慧大腦,也就是汽車終端控制平臺,來支撐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硬件。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開發了SOA軟件架構,這是一款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讓汽車像手機一樣,可以軟硬件分離,真正滿足千人千面的需求,完善用戶體驗。這也是嵐圖領先的核心技術之一。
新能源技術方面,我們正在推進800V/360千瓦超級快充技術,希望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緩解用戶補能焦慮,加速新能源汽車發展。另外,我們和東風公司技術中心正聯合開發高效混動模塊,將高效內燃機作為增程器。現階段,已經能達到41%的熱效率,未來,采用增程方案可以用更低油耗實現更長里程。
智能化技術方面,針對不同用戶需求,以及L3、L4級不同自動駕駛場景等,嵐圖都在開發相應技術。網聯化技術方面,如人機交互、語音控制等等,嵐圖都有相應技術儲備。
“十四五”期間,以這些技術儲備為基礎,嵐圖每年都能為用戶推出不同車型,完善嵐圖整車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同時,這些新技術、新方案等都將深度應用于整車,為用戶創造更好的用車體驗。到“十四五”末期,我們希望將嵐圖整車銷量做到20萬以上,為東風創造更大價值。
另外,嵐圖始終堅持用戶型、科技型企業路線。事實上,早在2019年,用戶就深度參與到嵐圖的整車開發測試中。這種共創共享的造車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當我們向用戶張開雙臂的時候,也贏得了更多用戶的理解和支持。用戶支持是嵐圖未來健康發展的基石,也是我們快速發展的重要法寶。我們希望能夠真正能把用戶型企業做好。
記者:從品牌成立到嵐圖FREE上市交付,嵐圖僅用了兩年時間,接下來,嵐圖是否會繼續保持這種快節奏?支撐嵐圖快速發展的底氣和實力是什么?
盧放:我們必須保持快速發展,現在的市場就是快魚吃慢魚,必須比別人更快。當然,我們不是單純追求時間上的快,而是高效率,包括時間效率、資金效率、人員效率等等。未來,嵐圖會持續追求高效率發展,這是不可動搖的。
如何支撐高效發展,我認為核心是把人利用好。一方面,讓每一名優秀員工都能在最適合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另一方面,就是充分激發每一個人,通過內部股權改造,成立員工持股平臺等,讓大家的個人事業和嵐圖事業深度綁定。
嵐圖不是誰的嵐圖,而是大家的嵐圖,我們要形成一個真正的事業共同體。這是我們對體制機制進行調整和改革的目的,也是我們未來保持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目前,員工持股范圍是核心員工和初創員工,今后還將進一步擴大。
建設充電設施解決補能焦慮
記者:新能源汽車關注度與日俱增,您覺得從政府或其他相關行業角度,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盧放:首先是在充電配套設施方面。用戶沒有里程焦慮,只有補能焦慮。某種程度上,基礎設施的發展限制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對政府來講,要快速提升補能便利性。比如,對城市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允許安裝慢充樁;對高速公路上的充電基礎設施快速布局等。補能焦慮的解決一定能夠推動新能源車的爆發增長,而這種增長首先受益的一定是中國品牌。
在助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方面,嵐圖要推800V快充,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這將使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方便性超越燃油車。如果這項技術能快速布局,當前的局面或將徹底改變。800V快充對中國制造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目前國外品牌在這方面的布局還遠遠不夠。
國家要引導和鼓勵大家重新認知中國自主品牌。在嵐圖,我們要打造中國“新國貨”,要平視世界,要和所有外資品牌平起平坐。
另外,政府部門應該帶頭使用國產高端車,以最強的廣告示范作用,為中國汽車工業“帶貨”,助推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記者:800V被稱為解決里程焦慮的重要技術,嵐圖當前推廣情況怎么樣?未來有沒有和國家電網這類電力公司的合作計劃?
盧放:當前800V快充技術研發已經成熟,下一步,將重點考慮如何商業化。今年東風公司科技創新周上,我們展示了最新的充電技術,目前還需和國家電網、高速公路以及政府部門一起共同構建應用場景。
東風作為汽車產業的央企,中石油、中石化作為能源行業的央企,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作為電力行業的央企,再加上高速公路網,如果每個加油站都有20到30個高速快充樁,場景應用問題就解決了。對中國來說,這不是難題,我們的電力技術是世界最發達、最先進的,現在需要解決的是怎樣快速統一鋪開。
政府部門需要快速制定出臺快充行業標準,同時,在政策上鼓勵和引導高壓充電樁建設。通過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完善,快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進而促進整個車市結構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對于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是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同時也會帶動高端制造業發展。
大膽預測,在“十四五”或“十五五”末期,中國充電設施的完善會使整個車市結構產生較大變化,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價值鏈會上升,不僅是份額的上升,而是整體價值的上升。
當然,這不僅需要央企帶頭作用的發揮,更需要全產業鏈,發改委、工信部,以及各個地方政府齊心協力、攜手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