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氫汽車刷屏,時下誰才是正統的新能源汽車?
近期,一則“加水即可讓車輛行駛”的消息,引爆汽車圈。但南陽“水氫發動機事件”在輿論爆發4天后,工信部表示,該車型未獲得產品公告。也就是說,目前這款車型不能生產銷售和上路行駛,同時,該產品沒有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能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

氫燃料電池汽車再度火了,卻沒想到是以這一種尷尬的方式。不過,即便我們對“水氫發動機”持懷疑態度,但也不能因這事,而否定科學對新能源新技術的探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至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4萬輛和29.9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6萬輛和22.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汽車產業“新四化”,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為業內公認的未來趨勢。相比“氫燃料”,純電動汽車更是當仁不讓的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發展主力,也是正統、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在海峽西岸,就有這么一家擁有傳統汽車血液基因專注于正向純電動SUV產品開發的造車新勢力——云度新能源,在穩扎穩打中,成為新能源汽車江湖上,強有力的“破局者”。
自主品牌,以實力鋪平未來之路
云度新能源,作為第一批擁有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電動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云度在獲得“準生證”后便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先后推出了π1、π3兩款自主研發的純電動SUV, 其首款產品π1于17年上市,當月即登頂暢銷純電SUV第二名。2018年云度推出超長續航與極致快充合一的π1 Pro、π3 Pro,并實現100%量產交付,成為交付最早、交付最快、交付最穩的新能源企業。
一家2015年成立的公司,第一輛車在2017年才量產,到底憑什么,能獲得如此成績?
據筆者了解,云度自成立以來,便堅持為真正注重高性價比、熱衷于嘗鮮技術的消費者而造車,以最新上市的遠行版為例,補貼后π1 Pro遠行版10.38萬元起,π3 Pro遠行版12.38萬元起,最大續航均突破500公里,為用戶提供了高性價比的選擇,提供全新云度“智派”的駕乘體驗。
才人薈聚,鑄就新能源未來
云度新能源于2015年12月4日成立,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投、自然人、海源機械四方共同出資設立,總投資約2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云度新能源不僅僅有國企、上市公司做背書,其匯集的一大批國內外平均造車經驗達十幾年的汽車人才尤其值得關注。其中,云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此前任職奇瑞新能源總經理,曾參與建立新能源乘用車研發體系和集成平臺,并推動奇瑞新能源項目邁向年銷售過萬輛的市場化階段。云度新能源的高管團隊基本此前都是傳統汽車行業的技術和營銷干將。此外還有一大批來自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上汽、北汽等知名車企的技術人員。
在這些“最強大腦”的加持下,云度汽車已經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全過程核心技術能力,比如整車集成、動力電池、電機驅動、整車控制、智能互聯、輕量化等等。在2018年,云度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3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0多項。也正因為有著如此強大的研發實力,使云度在造成新勢力的浪潮中,突圍而出。
在愈發風云變幻的汽車市場,也只有像云度這樣既有對品質的追求,也有對技術執著的企業,才能真正的在新能源江湖站穩立足,幫助中國汽車產業實現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