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論|歐洲致力于謀求電動汽車電池的主動權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歐洲電動汽車產業在三年前完全依賴于進口電池。現在,歐洲正致力于借助當地的生產能力來減少這種依賴。今年早些時候,歐盟表示,計劃建立幾家規模巨大的工廠,每年生產700萬至800萬塊電動汽車電池,這將超過工會的計劃產量。根據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稱,到2025年,歐盟當地電池生產將覆蓋其全部汽車制造商。
塞夫科維奇所提到的2025年可能有點早,但這些天來關于電動汽車電池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沃爾沃(Volvo)和瑞典電池制造商諾斯沃特(Northvolt)最近表示,他們已達成協議,到2026年在歐洲建造一家50:50的電池工廠。2024年至2026年間,這家總部位于瑞典的汽車制造商將在其現有工廠使用諾斯沃特生產的電池,每年發電量將達到14千兆瓦時。不過,新工廠產能將會更高,達50千兆瓦時。沃爾沃計劃到2030年只生產電動汽車,因此盡早確保電池供應是有意義的。
與此同時,同樣有著雄心勃勃的電動汽車目標的雷諾(Renault)昨日表示,已與中國的昂科威(Envision)簽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在法國建立一家電池工廠。2024年建成后,該發電廠最初的年發電量僅為9千兆瓦時,但到2030年將會擴大到24千兆瓦時。
同時,這家法國汽車制造商還在另一個電池領域展開工作:與電池初創公司Verkor簽署了一項初步協議,即共同開發雷諾未來電動車型的電池。

除了歐盟,尼桑(Nissan)宣布從2024年起擴建其在英國的電動汽車生產設施,以生產更多的電動汽車電池。據報道援引內部人士的話稱,擴建后的工廠產能可能會達到雷諾在法國新電池工廠的產能。
本月早些時候,諾斯沃特在一輪融資中籌集了約27.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高盛(Goldman Sachs)。據報道,這家電池制造商目前的價值約為117.5億美元。該公司還表示,已與大眾和寶馬(BMW)等汽車制造商簽訂了價值270億美元的協議。
歐洲的電動汽車電池市場時機已成熟。由于歐盟雄心勃勃的凈零排放標,汽車制造商正急于增加電動汽車的產量,否則將面臨汽車排放方面的懲罰。一些公司已經承諾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實現全部電力生產,這意味著需要很多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