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公里續航”新能源車型亮相
南方日報訊 (記者/魏泓泉 郜小平)“好看!好玩!”小鵬G9的超充在5分鐘內就能補能200公里;而在另一頭,廣汽埃安的一款新車續航達到了驚人的1008公里。
11月19日,第十九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廣州車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廣汽集團、比亞迪、東風日產、小鵬汽車等“廣東軍團”攜多款主力車型亮相,眾多行業黑科技爭當“C位”,凸顯廣東“智造”在中國汽車領域的重要力量。
車展成粵企技術比拼舞臺
還在為新能源續航焦慮?此次亮相的廣汽埃安AION LX Plus,將續航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而這僅僅是一個“前菜”,2秒級的加速水平,與更進一步的智能輔助駕駛批量交付,再次刷新公眾對新能源車的觀感認知。
當前,新能源車已經成為一個大號的“電子產品”,“進化”的速度讓人應接不暇。在新能源車的浪潮中,廣東企業趁勢向上,展現出東道主的強大實力,而廣州車展也成為比拼新技術、展現新面貌、拉動新消費的重要平臺。廣東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76.8%。

廣汽傳祺展臺上,先鋒概念車EMKOO仿佛剛從科幻電影中駛出,這款車有著前低后高的車身姿態,滿弦造勢的車身曲面,充滿未來科技感和力量感。而在比亞迪展臺,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系統、e平臺3.0則吸引了大量觀眾,人氣十足。今年以來,比亞迪發布的一系列行業領先技術,集中攻克新能源車安全、續航等痛點問題,為智能電動車發展進程提速。
另一家國內頭部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則在創立7年后宣布品牌“煥新”——“新亦求新”。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作為智能化領域中國唯一全自研的汽車品牌,我們此刻選擇品牌‘煥新’,是希望在智能出行時代能夠繼續領跑,繼續在時代的前沿探索不止。”
新賽道、新產品、新面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蓬勃朝氣給汽車市場注入活力,消費者對電動車、智能科技的了解接受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對汽車認知與需求的變化,從性能到智能,從智能到職能,汽車不再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工業產品,而是成為智慧交通、科技未來的載體。
多家車企規劃產能翻番
車展不只是一場技術的比拼,更是未來出行理念的勾勒。廣汽集團公布了“綠凈計劃”目標:將于2050年前(挑戰2045年)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為達成這個目標,廣汽集團將推進全鏈條碳排放管理,打造零碳工廠,并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新能源車及節能車占比。
就在半個月前,廣汽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廣汽本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項目變更的議案》,計劃總投資由約29.90億調增為34.95億元,以此來適應更高級別本田最新“e:N”系列純電車型。與新車型、新產線一同導入的還有本田全新的電動平臺架構以及智能生態系統,這意味著廣汽本田將迎來全新電氣化時代。
“碳中和”給汽車行業帶來一場綠色變革,其他車企也不甘示弱,比亞迪宣布旗下海洋生物系列和軍艦系列分別專攻純電與混動市場,東風日產則引進e-POWER技術加速電動化轉型。
事實上,在“雙碳”背景下,“綠色”消費觀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車成為消費熱捧。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廣汽埃安銷量同比增長101.2%,同期產銷超過9萬輛,即將超乎其規劃的10萬輛年產能。對此,廣汽埃安已經加速著手建造第二條生產線,明年將擴張為20萬輛年產能,2023年將具備40萬輛年產能。小鵬汽車也加快產線擴容,將目前年產10萬輛提升到20多萬輛。
在政策、資本、科技的多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正在從快速發展轉向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廣東軍團”也在加速變革,打開發展新空間,加速搶占新一輪競爭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