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近50萬輛,大幅領跑全球
集微網消息,3月8日,據日經亞洲報道,隨著具備成本競爭力的新興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和東南亞的銷量增加,中國在2021年出口了近50萬輛電動汽車,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中國乘用電動汽車出口數量增加了2.6倍,達到499573輛。

圖源:路透社
與此同時,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日本貿易振興會匯編的數據,德國的電動汽車出口量翻番至約 23萬 輛,美國下降30%至約11萬輛,而日本增加24%至2.74萬輛。
報道稱,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60%,正在成為世界電動汽車工廠,并已在數字產品制造領域占據同等地位。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占全球產量近70%。此外,中國還擁有全球 60% 的用于電視和其他產品的液晶顯示器產能。
在歐盟宣布將于2035年禁止銷售新的混合動力和汽油動力汽車的政策后,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大幅增長。
具體而言,2021年中國對歐洲的電動汽車出口增長了五倍,達到23萬輛。該地區吸收了中國電動車出口總量的一半。其中,比利時進口8.7萬輛,英國進口5萬輛。
在中國出口的近50萬輛電動汽車中,有超過10萬輛來自特斯拉的上海工廠。
中國的電動車出口增長得益于該行業的高度集中。比如在汽車電池領域,中國制造商正在本地生產,并在國內采購正極的原材料。
根據英國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數據和其它相關研究,2021年全球電動車產量為399萬輛。其中,中國占總數的57.4%,歐洲和美國分別占22%和12%,而日本僅占0.9%。
"挪威客戶很歡迎我們的電動車,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進入全球市場。"蔚來CEO李斌于 2021 年底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的一次活動中表示。
去年9月,蔚來在挪威推出了一款運動型多功能電動汽車,并計劃今年將其擴展到德國、荷蘭和其他國家。
中國的積極行動還延伸到了東南亞,那里長期以來是日本汽車的大本營。目前,上汽集團已經占據了泰國電動車市場50%的份額。其旗艦車型MG EP的價格約為100萬泰銖(30139美元),比日產汽車的聆風電動車促銷價低約30%。
上汽正在努力建設其在泰國的充電基礎設施,并且已經在包括經銷商在內的120多個地點安裝了快速充電裝置,以便在150公里范圍內進行充電。未來,該制造商計劃將這個數字增加到500個。
歐洲企業也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競爭。其中,大眾汽車正在提高其電池生產能力,到2030年將在歐洲建立六個工廠。
與此同時,日本企業在發展自己的供應網絡時已經落后。雖然豐田汽車已經表示計劃在美國建立一個電池工廠,但該公司的大部分電池仍然來自中國的一家主要制造商。(校對/思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