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行業格局或許明年見分曉
2021/01/01 09:00
素心素食素問
2731
0
電動汽車行業內部競爭加劇
就象馬車被內燃機驅動的汽車所取代一樣,從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汽車轉向電動汽車,必將對個人出行方式帶來巨大影響。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緣故,全球輕型汽車的銷量下降了 20%,僅銷售了 7000 萬輛。但是,2021 年這一數字將會回升,其中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的比重將快速增長。

特斯拉的股價一路飚升,刺激已有老牌車企和現今入局新手奮起追趕。特斯拉在電池技術和軟件能力上均技高一籌,但想要保持其優勢,必須證明自己擺脫了 “ 產能不足 ” 之陷阱 。提高產能擴大生產規模是特斯拉目前最為頭疼的問題。
老牌車企進入電動汽車行業同樣面臨艱難之挑戰:掌握如何編寫車用軟件。電動汽車之運行必備集成支持軟件,以確保電池與發動機之間的朂優配合而表現出最佳運行性能,而且還需要通過軟件與車外環境相互聯通。
那些追隨特斯拉的新入局者的情況如何呢?如中國的理想、蔚來和小鵬以及美國的菲斯克、盧舍得和尼古拉等公司。追趕潮流的投資人狂投資金,老牌車企亦爭相入股,而隨著交通數字化之演進,一些科技巨頭也紛至沓來。這些新手車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說服投資人相信自己所擁有的專利技術能夠長期保持競爭優勢?

華麗炫目的新車發布會是一回事,如何在面臨電動汽車的計算機系統之比特和字節與車身與剎車同等重要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化生產,才是競爭之要害。在電動汽車行業的賽道上,那些特斯拉的競爭者,無論是入局新手,還是老牌車企,誰能堅持下來,明年或許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