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多維度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5月1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長安汽車獲悉,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B品牌)將獨立發展,獨立進行市場化運作,計劃獨立上市。
近年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動作頻頻,一方面將旗下新能源業務打包成立長安新能源公司,并不斷推動其上市進程;另一方面,聯手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合資成立長安蔚來。
聯手合作伙伴推出新品牌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表示,長安新能源和AB汽車是兩個獨立運營的公司,擁有不同的產品品牌和產品區隔,為不同細分市場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其中,長安新能源是長安汽車品牌的新能源業務承載者,AB品牌則是聚合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資源,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AB品牌將獨立發展,獨立進行市場化運作,并整合戰略合作伙伴資源,有獨立上市計劃。”譚本宏說。
據悉,AB品牌最快將于本月發布,該品牌將包括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系列智能汽車產品、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此外,長安汽車與造車新勢力建立了合作關系。
2018年8月,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合資成立了長安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安蔚來”),雙方各持股45%,其余股份由該公司高管及員工持有,生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并規劃研發三款產品。而長安汽車2020年半年度報告信息顯示,長安汽車對長安蔚來的直接持股增至95.38%。
業內人士分析稱,長安汽車占據絕對主導權后,長安蔚來的生產研發將主要背靠長安體系,這將加速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落地。
長安新能源上市進程提速
2018年,長安汽車將旗下的新能源業務打包,成立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新能源”),其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2019年12月,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長安新能源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完成后,長安汽車持有的股權比例將由100%稀釋到48.95%,4家戰略投資者分別為南京潤科、長新基金、兩江基金和南方工業基金。
近期,長安新能源加快上市進程的消息不斷傳來。今年年初,長安新能源發布招標公告,計劃選聘證券公司擔任公司財務顧問,負責研究制訂并推進關于股份制改造、B輪融資、IPO上市相關方案的實施。
資料顯示,長安新能源旗下有CS15E-Pro、逸動EV460、CS55純電版、奔奔E-Star、CS75PHEV五款新能源車在售。
2021年第一季度銷量數據顯示,長安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12096輛,同比增長1543%。車型方面,奔奔E-Star零售達到5286輛,同比增長4620%;奔奔E-Star國民版零售6056輛。
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表示,在汽車行業“新四化”的背景下,長安新能源將成為長安汽車轉型的重要抓手。但從產品布局、研發再到人員培養,新能源造車領域需要大量資金。另外,與傳統車企間的銷量之爭不同,新能源車企業間的競爭已從企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等競爭,上升到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和生態系統建設的競爭。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升資源整合力,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傳統車企加快轉型
2017年,長安汽車發布全新的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并提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的目標。
盡管如此,相比國內幾大主要汽車集團,長安汽車的新能源轉型步伐邁得并不算快。
北汽集團新能源轉型處于行業前列,早就對其新能源板塊進行了分拆。2009年,北汽集團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2018年,北汽新能源通過借殼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成為A股“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并推出了高端電動車品牌ARCFOX。
北汽藍谷董事長劉宇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模式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統汽車企業的新能源轉型,其新能源產品多基于燃油車平臺和能力來打造。第二類是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互聯網基因使得他們在用戶運營上具有天然優勢,但能堅持到最后的將是鳳毛麟角。第三類是整車企業的合資項目,如何平衡合作雙方的權益是一個考驗。
廣汽則與蔚來合資成立了新能源品牌HYCAN合創,首款量產車HYCAN 007已經上市。東風汽車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宣布,2024年實現主力乘用車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并推出高端電動車品牌嵐圖。
業內人士表示,長安汽車的核心策略是希望通過產業鏈合作,共擔風險和共攤成本。從業務進展情況看,智能網聯布局處于引領位置,電動化、共享化則處于跟隨狀態。當前,汽車市場發力高端化、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不可逆轉,傳統車企轉型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