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選“牛”車!2021年買電動車要注意什么?看完再買不后悔
面對層出不窮、眼花繚亂的純電車型,其實個人更推薦大家購買傳統的合資品牌純電車型,以及口碑比較好的自主品牌,而非造車新勢力。

新勢力品牌和傳統品牌的電動汽車最大區別在哪?“環保”、“科技”和“汽車能源革命”是近些年來汽車圈的關鍵詞,我們發現新勢力品牌會更主動地貼近這個趨勢,在宣傳上更愿意渲染他們的互聯網屬性、科技感、自動駕駛、環保等等。相比之下傳統品牌在宣傳上則顯得低調很多,所以傳統品牌的電動車在大家心中的存在感并不強。

要知道現在自動駕駛還沒有實現,不管輔助駕駛系統再強大,車終究還是要自己開。真正具有顛覆性并且好用的科技配置少之又少,而且這些配置傳統燃油車都能實現,也并非是電動汽車獨有。

那么消費者在選購電動汽車時最注重的應該是什么?其實跟汽油車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一臺耐用、舒適、好開、好用的汽車,僅此而已。

根據經驗,傳統品牌尤其是合資品牌在這方面做得要更好。當然并不是說新勢力品牌一定不行或者合資品牌肯定都好,但至少在購買汽油車時會信任的那些品牌比如豐田、大眾、日產、奧迪、寶馬,也包括國內的比亞迪、廣汽等。他們的駕駛體驗做得都不錯。畢竟他們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造車經驗,他們更清楚什么才算是一臺好車,這個壁壘新勢力品牌很難逾越,也不是挖來某個工程師就能實現的。比如我們說寶馬操控好,寶馬的操控并非掌握在某一個人或者團隊手中,而是在多年的賽車經驗中摸索而來,隨著時間的流失融入到這個品牌的血液中。

之前傳統品牌的電動車一方面是數量少,另一方面是續航里程都比較短。但從2020年開始大家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多,比如大眾的ID、寶馬iX3、豐田C-HR EV等,續航里程都算是達到了主流水平,而2021年還會有更多車型加入。

電動汽車的消費群體分為兩類。一類是被動的,受限于指標,不得不買電動汽車,那么上述觀點對他們來說更適用。另一類是主動擁抱電動車的群體,他們就是更喜歡新勢力產品更前衛的造型和豐富的科技配置,那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品牌會更符合他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