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全新電動車IONIQ5亮相,能不能翻身就靠它了!
提起韓系車,如今國內用戶對其認可度有明顯的滑坡趨勢,燃油車領域無論是北京現代還是東風悅達起亞,都很難拿出能直面大眾、豐田同級產品的“硬貨”,而像ix35、智跑、名圖這類本土化車型已經“墮落”到跟長安CS75PLUS、哈弗H6、吉利星瑞搶市場。
然而,現代汽車顯然沒有“放棄治療”,趁著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勢頭,2021年開始將重點發展純電動產品,除了即將上市的名圖純電外,這臺基于全新E-GMP電動架構打造的IONIQ(艾尼氪)5無疑是更具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作為E-GMP電動架構的首款純電動中型SUV,IONIQ 5有著更純正的新能源汽車血統,這不僅體現在極具未來感的內外設計上,整車架構、用料工藝以及智能化水平都有相應調整,以體現現代汽車對未來出行工具的理解。
雖然看起來有點兩廂車的“靈活性”,但IONIQ 5的塊頭卻是驚人的,長寬高分別為4635/1890/1605mm,三圍數據基本達到中型SUV的水平,因為高度較矮外加沒有行李架所以才看起來更“迷你”。
軸距更是達到了3000mm,這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特性與優勢,更有利于底盤電芯布局和擴展座艙空間。
從外部輪廓來看,IONIQ 5呈現出兩廂車的造型,車身線條多多少少繼承了伊蘭特的思路,勾勒刻畫有那么點“瘦金體”的鋒銳感,配上數字化LED頭燈、隱藏式門把手、編制形輪轂等新穎設計,各個細節都充分凸顯出其未來座駕的產品定位,這一點跟“油改電”的名圖純電有著本質差異。
這里要著重強調一下IONIQ 5的Parametric Pixel大燈設計,其光源采用類似于像素點的設計,能夠獨立點亮,能夠跟奧迪一樣實現動態的展示效果,配上智能控制系統,也可以規避遠光晃眼等問題。
相比特斯拉Model S、比亞迪漢EV,這臺IONIQ 5更強調純電動汽車的功能性,這一點在座艙內部有充分展現。中控部分采用極簡設計,配合純白配色,有那么點高冷女神范兒。
除了連體屏、兩輻式方向盤以及觸控按鍵,基本找不到“冗余”的豪華元素,主副駕駛留有寬敞的過道,前排中央扶手下方的開放式儲物空間,各個細節均為日常用車服務,而不像豪車,更強調視覺和觸覺上的價值感受。
得益于3米的超長軸距,IONIQ 5的前后兩排座椅均有非常寬敞的空間表現,這一點是同級燃油車拍馬也趕不上的。
而為了進一步強化舒適體驗,新車前排主副駕駛座椅均配有腿托,后排座椅設有前后和靠背調節,官方稱后排座椅可向前滑動135mm。
在此基礎上,IONIQ 5還提供531L的行李箱空間,當后排座椅完全折疊后,行李箱將擴展至1600L。與此同時,作為純電動汽車,新車還可以通過前行李箱享受57L的額外儲物空間,是不是有那么點“超跑味兒”。
作為未來出行工具,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自然不能少。
IONIQ 5搭載了前碰撞預警系統(FCA)、盲區防撞輔助(BCA)、智能限速輔助(ISLA)、駕駛員注意力警告(DAW)、遠光輔助(HBA)、后方交叉交通防撞輔助系統(RCCA)、停車防撞輔助系統(PCA)、遠程智能停車輔助系統(RSPA),且在雙連屏的基礎上還增加了AR HUD(增強現實平視顯示),最大限度降低駕駛者日常用車過程中的參與度。
最后再聊聊動力總成部分,IONIQ 5提供了后驅、四驅、標準續航、長續航共四種動力組合,充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具體參數信息可以參考下表。而在充電部分,新車還將支持350kW的大功率直流快充,可在18分鐘內將電量從10%充至80%。
除此之外,新車的全景天幕看起來也跟普通車不大一樣,它是由多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可以為車內的電氣化設備供電,也能為車輛提供額外的續航里程。
總結
對比比亞迪、特斯拉,現代汽車顯然對未來汽車有不同理解,這臺IONIQ 5無疑更強調新能源汽車的功能性,并在產品的各個細節上均體現出用車的功能性、便利性,這無疑更契合中低消費群體對未來出行工具的理解。
而按照廠商的規劃,該車有望于2021年上半年率先在海外交付,IONIQ作為獨立品牌未來還將提供IONIQ 6(轎車)、IONIQ 7(中大型SUV)可選,對于目前市場不太景氣的韓系車而言,未必不是一個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