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政策和新技術推動汽車行業洗牌
5月31日,以“聚勢·謀動”為主題的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在北京舉辦。多位行業專家和鏈條企業的高管集中討論了面對日益變化的消費者需求與高速發展的技術,汽車行業的四大趨勢,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數字化與電氣化將推動的顛覆性變革。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羅蘭貝格共同推出了《新趨勢下車企未來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汽車行業絕對不是升級,而是轉移,新四化出現不只局限在傳統汽車技術上,而是新生態和共享化,可以說產業革命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上說。
其中,新型出行商業模式將顛覆汽車所有權、個人出行與貨運物流;在數字化領域,互聯技術正在成為主流應用,人工智能也將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無限可能;受監管壓力與技術加速影響,整車廠電氣化勢頭強勁。
“傳統車企圍繞新技術做一些調整不是很困難,新勢力企業里面跑出兩三家來,也完全不是問題,但競爭肯定非常劇烈。”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說。
電動化帶動的技術變革
根據自身優勢定位的差異,不同類型整車廠對于MADE(移動出行、自動駕駛、車網互聯、新能源)的切入策略不同,領先整車廠依托傳統優勢,而新興企業則利用新技術布局。
具體而言,國際領先整車廠在傳統技術上優勢明顯,并且擁有強大的品牌力,其共享出行依托品牌背書崛起迅速,而在其他新技術上,則通過與優勢供應商結盟;國內整車廠受到國家推廣政策的支持,在電動車技術與資金上擁有較大優勢,因此在電動車開發上,其自有實力較強也起步較早;新興造車企業在新技術獲取與獲客能力上優于傳統整車廠,利用自動駕駛、新能源與車網互聯等新領域的布局快速切入市場獲取客戶。
據《報告》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大幅增長,到2025年若雙積分達標,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分別占比13%與4%。
“后補貼時代,車企要降低汽車的購車成本;營造更好的消費和使用環境,這樣才能保證不出現斷崖式下跌。”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說。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
新能源整車廠分為五類,根據自身不同競爭優勢,切入各自細分市場:包含專注ICE的豪華品牌、插電混動切入的國際品牌和國產品牌、切入純電動車型的國產車企以及全新的進入者。
在新能源產業布局上,國內整車廠優勢明顯,自主研發實力強,而國外整車廠則通過合作或外采實現布局。此外,傳統合資整車廠更多關注本土化車型的PHEV,汽車行業的新進入者更多關注純電動汽車。
根據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發布的信息,本土傳統整車廠均從中低端車型切入新能源市場,打造全新新能源平臺,并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新進新能源車企主要以純電動車為主,多數產品主要的投產時間集中在2017至2018年。
“我國核心技術和國際品牌差距仍舊很大,比如自動變速器,未來成長還有很大挑戰。整車智能化,積極態度超出想象,但基礎、底層的技術缺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付于武說。
目前,主流新興造車企業均以SUV產品切入市場,產品各有側重,并定位于不同消費群體。從產品技術角度來看,新興勢力也積極布局,努力在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新能源方面尋求突破。
總體而言,在創新方面,新勢力車企將商業模式創新的關注點放在了用戶體驗和銷售渠道創新上,著重對用戶服務、智能互聯服務、電池、充電服務等。
“對新創車企來說,產業政策、四化等新技術的變化,更能帶來機會。”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說。
對立還是融合?
優秀的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汽車行業,深度參與汽車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互聯網企業和傳統車企、互聯網業和汽車業,出現了深度融合。與此同時,汽車的智能化技術以及汽車共享新業態的快速進化,正在大幅度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回顧新舊陣營的對立與融合不難發現,2014年以前,傳統車企對新勢力造車不以為意,新勢力造車企業試圖“顛覆”傳統車企,雙方合作意識薄弱;而兩年以前,造車新勢力企業意識到傳統車企深厚積淀,希望借助傳統車企在制造、供應鏈、品牌的領先優勢。
從去年開始,傳統車企對逐步壯大的新勢力企業新技術與服務優勢有明確認識,雙方開始展開戰略與資本合作;預計從2024年開始,雙方合作模式進一步加深,逐步出現新舊勢力間的并購與行業整合。
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傳統整車廠可以在生產資質與生產工藝、整車研發能力,銷售和售后服務渠道方面給予新勢力造車企業幫助。只不過,在智能網聯技術上,傳統車企即便有一定的積累,但同樣缺乏互聯網基因;銷售環節模態偏傳統、需創新銷售方式與獲客渠道;在結合線上平臺的售后與出行服務運營上,缺乏經驗。
而造車新勢力缺乏生產資質、短期內無法建立工廠與量產產能,且需大量前期資金投入;缺乏供應鏈資源、需要相關政府資源支持。
合眾新能源汽車總裁張勇認為,新創車企有三個挑戰:技術、成本和供應鏈與人才資源。面對全新變化的市場環境及新的競爭形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表示,大眾汽車對未來充滿信心,將采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及舉措,適應更多更新的挑戰。目前,大眾集團正在中國不斷拓展新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長安新能源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營銷總經理夏立軍認為,4+2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創造巨大的產業想象空間。
2017中國汽車年度人物頒獎
同日,“中國汽車「金引擎」獎之2017中國汽車年度人物&年度企業評選”各大獎項也在本次大會上揭曉。其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留平榮獲“2017中國汽車年度人物”、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榮獲“2017中國汽車管理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榮獲“2017中國年度汽車企業”,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榮獲“2017中國最佳汽車(配套)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