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電動汽車目前需行駛9萬公里才能比燃油車更環保】
2023/12/19 08:00
來自北京
2137
0
電動汽車的環保性一直備受爭議,近日一項德國獨立研究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研究發現,雖然電動汽車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更高的碳排放,即所謂的“生態債務”,但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其碳排放優勢逐漸顯現。
該研究由德國工程協會VDA牽頭進行,歷時兩年,涵蓋了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油車,并分析了它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情況。研究人員指出,在120,000公里的行駛里程內,一輛電動汽車的累計碳排放約為38.5噸,而同級別的柴油車則會排放69.3噸。

然而,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電動汽車的碳排放水平逐漸降低。據 Damasky博士表示,在2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后,一輛電動汽車的累計碳排放僅為24.2噸,比同級別的柴油車減少了36%。
同時,該研究還對混合動力汽車給予了肯定。研究顯示,在2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內,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碳排放約為24.8噸,與純電動汽車相當。
盡管如此,該研究也指出了電動汽車在環保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戰。例如,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使用的是來自化石燃料發電廠產生的電力,則達到碳排放優勢所需的距離將延長至16萬公里。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的環保性能,需要多管齊下:發展綠色電網、減少電池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推進電池回收利用、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發展合成燃料等措施都是必要的。
這項研究表明,在生產階段存在碳排放劣勢的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和行駛里程增加,電動汽車的清潔度將超過燃油車。隨著電池技術、能源結構和相關政策的進步,電動汽車的環保優勢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