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充電機器人”聲稱通過物理連接實現無線充電的便利性
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最近推出了一款旨在讓充電更方便的“充電機器人”。
大陸集團與初創公司 Volterio 合作開展該項目。大陸集團在新聞稿中表示,兩家公司的目標是在 2022 年中期之前準備好“接近量產”的系統,并計劃在 2024 年實現量產。
該硬件看起來與其他公司展示的感應式無線充電硬件相似。Continental 解釋說,連接到電源的機器人地面單元會自動連接到安裝在汽車下方的接收器。

大陸和沃爾泰里奧
然而,大陸集團指出,與感應充電不同,電力通過物理連接流動。這意味著與感應充電相比,能量損失更少,感應充電依靠磁場向車輛傳輸電力。大陸集團表示,原型系統能夠以 22 千瓦交流電或 50 千瓦直流電進行充電。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同意無線充電會降低充電效率。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ORNL) 在 2018 年聲稱以97% 的效率無線傳輸 120 千瓦電力。2020 年,ORNL 展示了在 11 英寸氣隙下傳輸 20 千瓦的功率,實現了聲稱的 92% 效率。
大陸集團的設計至少意味著司機不必將車停在固定的無線充電板上。Continental 表示,該機器人最多可以解決 11.8 英寸的錯位,盡管它沒有提到車輛底盤解決方案的一些潛在障礙,例如冬季冰雪和道路污垢。然而,它聽起來確實比 2015 年展示的特斯拉“蛇形”充電器更好的解決方案,并且比中國公司Aiways 的單位更簡單,這是一個通過應用程序召喚的小型機器人。

大陸和沃爾泰里奧
如果自動駕駛汽車成為主流,自動充電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2019 年,Electrify America 宣布了一個旨在為自動駕駛車隊自動充電的項目。
不過,即使是人工駕駛的電動汽車也可能受益于更簡化的充電程序——這可能是豪華汽車家庭充電體驗的一個差異化點。
硬件制造商 WiTricity 聲稱,無線感應充電可以銷售更多電動汽車。那么像大陸的充電機器人這樣的系統會不會也鼓勵那些因充電體驗而猶豫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