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AI”到“AI+汽車”,新能源市場如何被軟件定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等功能逐漸實現。而這些,都主要由軟件來定義。比如,底層軟件Autosar,操作系統QNX、Andriod等。很顯然,軟件決定產品的性能,類似于手機的操作系統,軟件可靠度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性能。
在汽車智能化的時代,用戶最重視的方面之一將是能夠不斷改進、開發和增強的軟件。眼下,許多車企很有可能會以接近成本的價格銷售汽車,并主要通過用戶訂購或定期購買的軟件為其提供價值。這個時候,汽車將被軟件定義,軟件的出類拔萃勢必在汽車領域至關重要。

有業界報告顯示,到2030年汽車軟件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9%,而軟件驗證及確認市場將增長10%。近日,智能出行品牌艾康尼克宣布獲得無人駕駛汽車品牌AutoX的戰略投資,將共同打造由自動駕駛科技定義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將推動L4級無人駕駛汽車投入量產。
SDV(即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譯為“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出自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之口。毋庸置疑,軟件競爭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新賽道。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上半場量產之爭可謂基本塵埃落定,而隨著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大廠宣布加入,造車下半場也正式進入備戰階段。

業內人士分析,風起云涌的“造車下半場”將會是車企在技術先進、成本控制、供應鏈完善、質量優異、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全面比拼。“通過一年時間,將‘汽車+AI’造車思維迭代為‘AI+汽車’的科技思維,即把自動駕駛汽車看作具備交通能力的機器人,所有的造車軌跡都是按照AI來執行,打破硬件上的局限性,將車只作為一種外在形態應用在AI上,真正把車或者說是出行方式交由用戶來定義。”艾康尼克創始人吳楠深有感觸。
近年來,借助技術革新,通過開放、整合的形式,艾康尼克正在全力研發突破性的智能車系統——i.cellOS,目的在于未來向用戶在出行領域創造全新價值,為行業在生態服務創新之路上帶來更多嘗試和探索。而在引入AutoX的戰略投資后,艾康尼克除了在造車思維上發生轉變,將依托AutoX成立ICONIQ科技生態委員會(ITC)。

事實上,現在電動車市場仍然是消費者還沒有足夠清晰的認知跟購買力的市場,就像當年初出茅廬的智能手機,給行業轉型帶來巨大機遇。AutoX創始人肖健雄博士表示,AutoX已與克萊斯勒、本田、比亞迪、東風、上汽等眾多傳統車企合作,推出不同車型的無人駕駛汽車,同時一直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此次與艾康尼克戰略合作,希望自身成熟的無人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汽車制造技術深度融合。
隨著新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攻堅期。從行業發展態勢看,自動駕駛科技定義的造車模式要比傳統造車、互聯網造車模式在技術層面更具優勢,同時AI造車這樣頗具前瞻性的科技思維,也一定會在下半場掀起不小風浪。(作者:獨立IT分析師 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