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贏了,外國品牌被年輕人甩一邊!
電動汽車產業革命,是中國制造史上的奇跡,比智能手機還要傳奇。從2007年開始培育,花了10多年時間全產業鏈撒錢,曾一度淪為西方汽車巨頭的笑話,甚至連臺灣島內都不屑一顧。2020年,眼見美國芯片封鎖可能對信息產業帶來潛在巨大沖擊,上海市毅然決然地深入“敵后根據地”,呈上“大紅包”將美國特斯拉引進來,一舉引爆了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革命。此舉堪稱是產業史上一次最經典的草船借箭,達到了三個意想不到的目的:1、用特斯拉檢驗了中國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堅固程度;2、成功轉移了芯片封鎖可能帶來新興產業窒息,導致業界悲觀和低落的情緒;3、宣告中國繞開西方幾百年的發動機技術,成功進入汽車制造大國行列。
特斯拉
特斯拉借助在上海超級工廠下線,受到中國消費者熱捧,一度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特斯拉電動汽車翻轉了在美國要死不活的慘況,一舉成為全球最耀眼的電動汽車品牌。傳統汽車巨頭們看到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像火箭一樣往上拉升,包括奔馳、寶馬、大眾、日產、福特等紛紛調整戰略改做電動汽車。而中國則表現更為激進,包括做房地產的,搞互聯網的,甚至新創公司都不惜一切代價,投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電動汽車產業革命,中國一夜之間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國家。后來,華為自動駕駛系統橫空出世,把特斯拉的風頭都打下去了,自此中國消費者開始把全部信心投注于國產品牌的電動汽車。
華為自動駕駛汽車
據相關消息,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電動汽車銷售,首次占到新車銷售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汽車市場每銷售10輛新車就有一部是電動汽車,這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也意味著電動汽車已被廣大中國消費者接受,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潮流之一。更讓人意外的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沒有任何一款外國品牌的電動汽車能與本土品牌相抗衡。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中國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除了特斯拉幾乎清一色的選擇國產電動汽車,尤其是年輕人更本就不在乎外國品牌。據中國乘聯的數據,第二季度電動汽車銷售占乘用車的12%,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占100萬輛,接近2020年全年的110萬輛。上半年除了特斯拉銷售了13萬輛,其它外國品牌幾乎沒有一家上銷售排行榜。這證明中國電動汽車贏了,未來幾年當整個市場整合完畢,相信國產品牌的電動汽車將會越來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