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一区二区_最近最新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_精东影业传媒在线观看免费_好姑娘7免费高清观看_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_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_香蕉在线观看999_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_中国母亲视频在线观看_午夜dj在线观看完整高清在线影院_去去色_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_99国精产品_成年男女视频免费网站有哪些_麻豆文化传媒WWW网站入口_一个人免费观看WWW在线图片_新版红楼梦在线观看_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_芭乐视频在线播放_99热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切換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  關注

方寅亮:中國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2023/07/11 09:00
百姓評車
2433   0

2023年7月5日-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新使命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16個主題論壇+N場發布”共18場會議及若干發布、展示、推廣等活動,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共識,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汽車行業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在7月7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十:探索中國汽車產業新增長趨勢”上,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發表精彩演講。

方寅亮:中國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可以結合國內跟全球市場,一起看一下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進一步延伸空間。

現在市場環境一方面是最壞的時候,也有可能是最好的時候。今年上半年看市場的時候,大家確實感受到了增長沒有滿足預期,價格競爭來得非常激烈,包括新能源發展特別快。與此同時,企業盈利一直都是大大的問號。

但如果在全球市場看,會發現可能也是最好的時候,如果把全球汽車OEM總利潤從1990年到2022、2023年時間拉開看的話,事實上去年是全球OEM利潤最好的一年,利潤總額、平均利潤率是很有意思的一點,說明汽車行業整體發展、規模提升、持續創新、企業能力不斷上升,也給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底蘊和利潤池。

可以看到,中國企業是不是可以在這樣大的環境里,走出中國,在全球市場進行進一步的競爭?這也是驅動下一步增長很有意思的話題。

如果把全球市場格局打開,不難發現疫情后也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很好的復蘇、反彈時間窗口。從2022年往前看兩年,全球不同區域市場打開看的話,或多或少都會面對比較好的增長環境,國內市場預期會有4%-5%的增長,包括歐洲、北美,新能源的加速、智能化的加速、疫情后的恢復也給市場帶來了很好的進一步擴張窗口期,這是很值得大家關注的海外市場進一步發展空間。

新能源當然是最核心的主題了,一方面中國新能源發展確實很快,今年上半年還是能感受到市場的復蘇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快,但中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場滲透率已經比較穩固地站在了30%以上,甚至也希望可以在今年、若干個月里可以看到中國市場能有超過40%的新能源滲透率。

其他發達國家的市場也在快速加速新能源進程,歐洲到2022年已經達到了23%的新能源滲透率,事實上往前看幾年,2030年歐洲對新能源滲透率預期并不比中國低,未來這幾年也會打開更大的增長局面。

技術路徑上,中國去年一年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混動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我們相信事實上混動并不是在替代純電動,而是更快地加速了由傳統純燃油車向新能源轉變的節奏,歐洲混動發展更早一些,PHEV技術路線占比更高一些,但與此同時純電汽車占比也在不提升,相信純電本身也會在歐洲、在全球變成比較主流的未來新能源發展方向。

當然,從消費者角度進行對比,確實中國市場會比歐洲、發達國家市場面對新能源市場更加開放一些,從下一臺車是否會考慮電動車的調研上來看,中國在去年年底的調研已經達到了68%,下一臺車一定是考慮電動車的。歐洲、全球發達國家市場基本是在42%左右的水平。

一方面中國確實要走得更開放一些,與此同時,全球市場新能源化節奏在加快,去年一年全球調研已經從33%上升到42%了,非常也希望看到今年會超過50%的分水嶺,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汽車產業自主品牌通過新能源智能化,特別是這次上海車展是特別好的時間窗口,全球多車企領導、零部件領導都到中國看到了咱們的產品和競爭力,相信會進一步加速全球市場對新能源產品的發展、開放接受程度。

另一方面也看了品牌,從品牌角度一方面非常欣喜地看到在中國市場里,前5大新能源品牌里有4個品牌已經是中國的自主品牌了,只有一個不是我們自己的。從調研上也可以看到,目前消費者選購產品的時候,基本上只會從他一開始想到的3個品牌中選1個,比較少的是一開始想10個品牌,慢慢收攏,就會從3個品牌中選1個。如果前5大品牌里有4個品牌是中國的,那事實上3個品牌選擇當中中國占比會更高,競爭力的上升帶來了消費者選擇偏好很明顯的傾斜。

與此同時看燃油車品牌,確實還是以發達國家跨國品牌為主的市場格局,一方面確實市場會產生分化,但另外一方面哪一個價格段燃油車占比還比較高?40-50萬以上的豪華車(占比比較高)。

是不是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不是說豪華品牌,50萬到100萬,甚至更高區間的市場沒有需求,而是現在還沒有真正定義好什么是未來的高端豪華,什么是未來的智能豪華,如果未來能在這樣的市場格局里進一步釋放競爭力,并且能夠更加基于時間的積累、基于技術的積累,重新定義高端豪華的話,事實上現在這部分高端市場以跨國豪華品牌為主的格局存在被打破、被挑戰的前提。我們相信,在這個市場上還是可以進一步實現差異化藍海競爭。

事實上,市場是分化的,這也是為什么跨國企業在選擇戰略時不得不做各種各樣平衡,對他們來說,中國市場很重要,但是也需要照顧本土市場、歐洲市場、北美市場。

從市場端角度來說,中國市場消費者平均年齡比海外市場低得多,當然海外市場58歲會有點偏高,很多年輕人第一款車是記在自己父母的賬下,但整體很清楚地能夠看到中國消費者年輕化程度比海外高很多,如果咱們走出海外的話需要考慮消費者會有不同的產品、體驗偏好。車型也不一樣,歐洲會有更多小型車、掀背車,因為歐洲的路況會更加擁窄一些,北美更多是皮卡。而在中國最主流的還是大型SUV及轎車。

隨著出海,是不是要更靠攏當地需求做好差異化?包括在新能源智能化時代,消費群體也會反映出不同的偏好,中國市場很多消費者是坐在后排的,對車的智能化功能,以及在座艙里實現場景創新,把一家子帶在里面實現生活場景的延伸特別看重,但在歐美市場、歐洲市場,更多買車人還是坐在駕駛位的人,對駕駛樂趣、駕乘體驗有更高的要求,對我們來說需要更好地理解海外市場的差別。

但確實可以看到市場開始進一步同化,我們長期來說像高階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是趨勢的話,勢必在座艙里場景創新跟功能豐富會是長期發展的趨勢,這也正是中國企業現在在這波創新浪潮中積累起來的核心優勢。

中國企業向海外走的時候,需要不斷理解當地市場的差異,以此做好進一步的所謂的全球本地化進程。

一方面看到了機會,另一方面也看到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第一,品牌。

以歐洲市場為例,當歐洲消費者第一次聽到中國品牌的時候,可能還會存在一些片面理解,相對認為是價值比較低的產品,會擔心是不是產品品質還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包括現在有很多新技術、新軟件應用之后,知識產權會不會有顧慮。以及服務,新勢力企業起來以后是否可持續發展,有一天發生變化以后,服務是否得到保障?包括智能化,互聯化之后,信息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護。

中國在隱私、信息安全上更開放一些,歐美國家更收攏一些,這些都是我們要一起共同探討的一點。這樣的話題不僅僅是單一車企的話題,也是汽車行業整體的話題。中國汽車行業不是沒有出過海,在上一輪出海中在海外留下了一些不是那么好的影響,我們相信,現在中國汽車出海,抓住這次真正的新能源汽車化的機會,在品質上、在產品競爭力上,如果能一次性真正改變全球市場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印象,相信這是對于未來整體中長期中國車企國際化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從全球品牌印象來說,日企有很清楚的認知,就是經濟性、高可靠性、高殘值的印象,德國車是什么印象,美國車是什么印象,有比較清楚的認知。

現在是改變、重塑中國車品牌形象最好的時間點,不僅僅是一個車企,而是中國汽車行業整體需要在全球需要共同建立的品牌形象。

進展是好的,看到了特別好的變化,最近在歐洲開展試車調研,把中國汽車企業最新的電動車帶到歐洲讓客戶做盲測盲試,結果很令人欣喜,先做一輪摸底式訪談時得到的消息反饋是對于中國品牌、中國產品還是有顧慮的,然后把中國車Logo遮住、品牌遮住,和其他車放在一起讓大家做評判。這時候大家對這款車的評價非常好非常高,覺得這個車真的不錯,不論從品質、功能都會很好,再讓他們做價格盲測,你認為這個車價值多少錢,反饋下來會發現比實際在市場上想去銷售的價格還要高30%左右,中國車企的競爭力確實在上升。

再把幕布拉開讓大家知道原來這是中國車,這時候大家的反應是“Wow”,大家愿意更開放地關注中國品牌,更開放地看是否能接受中國的產品。現在是特別好的時間窗口,但還是想跟大家一起共勉,應該好好地抓住窗口,共同把中國品牌、中國汽車產業整體形象在海外實現非常穩固非常長期的落地。

第二,時機。

現在出海是非常好的時間窗口期,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消費接受程度的調研就可以看到,現在進入到非常快速的增長期,可能2023、2024年就是最好的歐洲市場對新能源產品接受程度,增長率最高的幾年。與眾不同,目測歐洲市場的增長投放,傳統歐洲車企目前這兩年投放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是比較有限的,展現出來的是階段性供需不平衡的時間窗口,如果咱們能夠抓住時間點,充分利用上海車展給全球市場展現出來的很好的形象,可以讓中國企業有更加加速走出去的機會。

實際上,中國車企走出去的路徑也很多,一方面自己的品牌走出去,另一方面有些車企通過前期收購的品牌,反向用智能化+電動化技術賦能,讓海外品牌有更強的智能化、電動化能力,在海外實現很好的銷量突破和革新。

中國車企帶動了零部件企業有希望在這樣一輪大發展中,真正把中國新能源的產品、模式、產業范式進一步帶出去,也看到新能源在中國是怎樣的發展,高速迭代。傳統汽車制造從開發到SOP需要36個月,還不包括前面的概念階段,而中國企業在16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OTA的方式跨國企業大象轉身還很慢,而中國企業已經做得很好更加敏捷。

包括這幾年的發展帶動了大量中國新興零部件企業的崛起,現在看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排名,會欣喜地看到很多電驅動企業、智能網聯企業、智能座艙企業都有非常快速的名次躍升,這樣可以讓中國模式駕乘機會實現進一步的海外拓展。我們相信市場窗口不僅僅會為整車,也會為整個產業帶、產業集群帶來機會和發展。

事實上,機會還是有的,看歐洲市場目前新能源產品實際從購買到交付的時間周期,近9個月左右,2022年是10個月,現在差不多9個月,大半年的時間都是等待時間。消費者本身存在很多痛點,我的產品能不能有競爭力?能不能很快地拿到我想要的東西?市場痛點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會。在中國平均交付周期僅僅需要1-1.5個月左右,把“中國速度”進一步擴張到海外市場,也能夠給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

第三,碳稅。

短期來說碳稅影響不大,但碳排放中期來看會對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帶來影響。乘著新能源、智能化的春風在這兩年有非常快速的增長,每年是100萬臺的規模,不僅僅是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出口,自主品牌的出口也有非常大的突破。

與此同時,從時間線上來說,2026年開始發達國家市場會對高能耗產業的相關產業,從碳稅角度有更嚴格的安排和要求,勢必要求中國汽車產業在更早的時間對減碳工作、上游供應鏈的碳管理、碳足跡籌劃、減碳、零碳的生產和管理形成更高的要求,當目標市場是發達國家的時候,才能形成可持續的成本競爭力。

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面對現在的市場,中國市場有挑戰,全球市場綻放出很大的增長光芒,如果能真正地把完善產品之道堅持到底,進一步在智能和電動化之間形成更強的創新,會有很大的“走出中國”的機會。

第二,海外化、國際化有更多的能力挑戰有待進行突破,不論是研發能力、海外跨國管理能力以及更加復雜的跨文化、跨價值鏈的統籌能力,都需要有更強的能力進行支撐。

第三,中國車企需要提前更好地對“雙碳”進行規劃,避免未來潛在的碳貿易的壁壘,讓發展走得更遠更穩。

0 條評論
圖片
圖片 確定
注冊
驗證碼
手機修改
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淮阳县| 马公市| 根河市| 屏边| 洛浦县| 彭州市| 常州市| 微博| 宾川县| 远安县| 松江区| 精河县| 汨罗市| 沈阳市| 巴南区| 新绛县| 广南县| 涟水县| 南江县| 赣榆县| 兴宁市| 南涧| 余干县| 玛沁县| 瑞金市| 中卫市| 上饶县| 修文县| 万全县| 安庆市| 江北区| 南投县| 晋中市| 陆河县| 吐鲁番市| 繁昌县| 壤塘县| 甘德县| 家居|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