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添攪局者,江淮大眾將建電動車工廠
4月26日,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所組建的合資企業計劃投資50.6億元人民幣在安徽省合肥市東部地區打造一座新的電動汽車工廠。
與此同時,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站上公布的一份文件表明,江淮大眾的工廠是位于合肥經濟開發區,總投資高達50多個億,占地面積達到了1926畝,工廠的主體工程包括沖焊聯合廠房、涂裝車間、總裝車間和電池組裝車間,2020年6月份工廠將會建設完畢,將會實現產能達到10萬輛純電動商用車的生產能力。
工廠正式投產之后,將會生產三款純電動汽車,分別是定位A0級的SUV、A級SUV和A級MPV,基本上為了解決新能源汽車出行方面的需求,其中A0級SUV將會搭載40kWh的三元鋰電池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85kW,城市工況續航里程為250公里,主要是解決代步通勤方面;A級SUV和A級MPV車型將會搭載58kWh的三元鋰電池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城市工況續航里程為300公里。
三款車定位主要是針對城市通勤,預計三款車的定價也將會更加親民,同時擁有江淮大眾的合資品牌實力,憑借出色的新能源技術和一流的品控保障,三款車型對于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將會進行市場打壓。為了能夠滿足正常的城市用車需求,三款車的電池均具備快充功能,能夠在1.5個小時內即可充滿電,如果作為一款城市通勤車,三款車的續航能力基本都能夠滿足日常需求;如果基礎建設完善,即便長途出行,三款車在充電過程也有著很大優勢。
江淮大眾合資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江淮大眾旗下第一款電動車SOL E20X將于今年推出,另外,合資公司還計劃在2020年到2021年將SEAT品牌引入中國。從設計上來看,SOL E20X與江淮此前推出的純電動小型SUV iEV7S有些相似。外觀方面,SOL E20X前臉使用封閉式格柵,配合著多邊形裝飾條,看起來很有立體感。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135/1750/1560mm,軸距為2490mm。
內飾方面,SOL E20X的整體內飾布局也與江淮 iEV7S頗為相似,其多功能方向盤、中控大屏等處的細節設計與江淮車型基本一致。動力方面,新車發電機的額定功率為85kW,最大扭矩為270N·m,由一組三元鋰離子電池供電,工況最大續航里程302km,最高車速為130km/h。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外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2018年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總計售出421萬輛汽車。大眾汽車已經承諾將增加零排放汽車的生產,以迎合中國的綠色能源戰略。大眾汽車宣稱,將在未來10年內生產超過22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超過半數將在中國生產。大眾汽車計劃今年在中國推出14款新能源汽車。
江淮汽車方面,據江淮汽車今年年初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汽車銷量為46.24萬輛,同比下滑9.48%。銷量不佳直接影響了公司業績表現。隨后,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虧損7.7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不算政府補貼等非主營業務收入)的凈利潤虧損19億元左右。如果加上2017年扣非凈利為虧損9,314.47萬元,兩年來,江淮汽車將近虧損了20億元。
進入2019年,江淮汽車并未止住銷量持續下滑的趨勢。根據產銷快報,江淮汽車3月份銷量為4.43萬輛,同比下滑17.51%。其中,乘用車在3月份的累計銷量達16911輛,SUV、MPV和轎車的銷量分別為7,457、4,632和4,804輛,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2.18%、51.92%、2.97%。江淮汽車SUV、MPV和轎車前3月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26%、33.82%、6.75%。此外,江淮汽車引以為傲的純電動乘用車也開始疲軟,2019年3月份的銷量達6,616輛,2019年前三個月銷量達15,007輛,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7.51%和9.09%。
中國的汽車市場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不過去年出現了自1990年代以來的首次萎縮。但是,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仍然實現了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實現了61.7%的增長,達到了130萬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稱,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能夠達到160萬輛。那么江淮能否借大眾之力進入新能源汽車的熱潮之中,借此挽回當前銷量下滑的頹勢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