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東風人】顧海軍:在悲痛中堅強
(記者 龍際禮 特約記者 詹明星)3月12日早上6點半,東風鑄造二廠通勤車司機顧海軍已用消毒水把大客車里外消殺一遍。這是疫情防控期間,顧海軍每天的必修課。為了讓員工安全乘車,他每天堅持提前半個小時上崗,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顧海軍駕駛通勤車接送員工
消毒后,隨車負責測體溫的同事小馬也到了,兩人一起開著車到市區接員工上班。
顧海軍是一名轉業軍人,在部隊嚴守軍規,表現優秀入了黨。轉業到東風鑄造二廠后做司機,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小伙子干活兒實在,不管什么難活兒,交給他總能完成好。”去年,清理車間生產任務重缺叉車司機,他第一個報了名。看他開叉車,有同事問他:“海軍,發配到車間里啦?”顧海軍笑著說道:“現場缺人,再說開啥車不是開啊!”
車到十堰市茅箭區顧家崗,一個中年婦女在路邊招手,顧海軍停了車說道:“姐,這么早,有事嗎?”
中年婦女舉起一個飯盒說:“我聽說你中午忙得顧不上吃飯,給你做了點吃的,你帶上。”
顧海軍接過飯盒。“海軍,你一定要抽空把飯吃了,注意身體,我們這個家就靠你了……”中年婦女又再三叮囑道。
看到這一幕,同事小馬又羨慕又詫異地問道:“你姐為啥哭了?”
“小馬,別問了……”顧海軍擺擺手,語氣哽咽,眼圈也紅了。
這個春節,對顧海軍來說禍不單行,老媽胃癌晚期,哥哥腦癌病危。本來他已經做好準備利用春節假期為母親盡孝,替嫂子護理哥哥。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小區被封,哪也去不了,只能在家干著急。
2月17日,顧海軍接到電話,工廠從明天開始要組織防疫車生產人員進行復工體檢,因班組其他有大客車駕照的人目前都不在十堰,需要他負責全廠體檢人員和復工人員的接送。
冒著風險,顧海軍每天需要多次往返工廠和醫院。因疫情防控需要,額定40多座的大客車每次只能乘坐10人,以至于他每天下班都要到晚上九十點。即便如此,顧海軍從沒給領導提過家里的事。
2月20日,顧海軍接到姐姐電話,“媽媽腹腔脹痛,急需送醫救治,疫情時期沒有車輛,你開的大客有通行證,能不能把媽媽從顧家崗送到醫院?”
“工廠大客是用來接送員工體檢和上下班的,疫情期間,未經健康體檢的人,誰都不能乘坐,我必須得遵守防疫制度。你看能不能先想辦法打醫院急診電話,用救護車把媽媽接到醫院!”顧海軍忐忑地說。
姐姐忍不住在電話里哭了起來:“你把老媽扔給我后不管,關鍵時刻,這點小要求都不能滿足,你還是媽的兒子嗎?”
心如刀絞的顧海軍不停地安慰姐姐。最后還是打了社區和醫院的求助電話,醫院的救護車才順利把他母親接到醫院。等一天工作結束,顧海軍趕到醫院看望他母親,又跟姐姐當面解釋,最后總算獲得了姐姐的諒解。
顧海軍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
2月26日,顧海軍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一大早,電話傳來嫂子悲愴的哭聲:“海軍,你哥剛剛走了!我現在不知咋辦,你能不能過來一趟?”
哥哥因病可能故去雖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噩耗傳來,他還是無法面對。接完電話,顧海軍的眼淚已奔涌而出。長兄如父,他早已把大他十歲的哥哥當做了依靠,想起哥哥對他的呵護,他不禁痛哭失聲。妻子過來安慰他說:“快去吧,見哥哥最后一面,也能幫嫂子料理后事。”
他痛苦地搖搖頭跪在地板上,朝著哥哥家的方向磕了三個頭,說:“哥,您一路走好,弟弟再也見不到你了!”
顧海軍深知,現在他的工作無人能代替,如果這時候去奔喪,復工體檢就無法進行,這樣的話,防疫車的生產就會受到影響。再說疫情期間也不允許進行遺體告別儀式,更不可能到火葬場給哥哥送行,小區根本出去不了。思來想去,顧海軍忍痛給嫂子打電話說明了當前的情況,并讓嫂子找單位或社區幫忙協調解決火化,而后將骨灰暫時寄存在殯儀館,等疫期過去,小區解封后再去處理哥哥的后事。知情達理的嫂子聽完顧海軍的話,當時就讓他安心工作,說自己會把哥哥的后事安排好。
盡管滿腹悲痛,心里在流淚,顧海軍還是每天堅守在崗位,開著通勤車接送工友復工。從2月18接到工作任務到現在,顧海軍沒因家事請過一天假,也沒休息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