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向上強東風
2023年5月10日是第七個“中國品牌日”。
中央企業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參與全球品牌競爭合作的“國家隊”。作為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從“東風”品牌誕生到獲得汽車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入選“中國最可靠自主品牌”“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再到連續三年獲得央視中國汽車風云盛典“評委會特別獎”、產品遠銷海外100余個國家和地區,“東風”正成長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品牌。
“十四五”以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東風積極應對汽車行業變化趨勢,深入實施“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創新“躍遷行動”,堅決履行推動民族汽車品牌向上的使命擔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發力技術創新,賦能品牌高質量發展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要部署。
錨定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東風把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全力成為“為用戶提供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科技企業”。
面向行業制高點、面向科技主戰場、面向最廣大的用戶,東風舉全集團之力,努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前瞻技術,取得了一系列“躍遷”成果,賦能品牌高質量發展。
在新能源領域,東風重新定義開發新一代汽車,加快布局新能源動力和平臺架構的開發,完成“三電”產業化布局。
在智能網聯領域,東風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產品,創建汽車中央智慧大腦,持續提升車聯網技術新車搭載率。加快發展自動駕駛汽車,目前,東風悅享無人駕駛平臺產品在全國30多個城市示范運行。
在節能動力領域,東風積極發展綠色低碳動力技術,打造商用車“龍擎”和乘用車“馬赫”兩大綠色高效傳統動力品牌。就在今年2月,東風全新馬赫1.5T混動發動機,憑借45.18%的最高有效熱效率,獲中汽研華誠認證的“能效之星”權威認證,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首款熱效率認證突破45%的混動汽油機。
在科技資源方面,2022年,東風公司汽車發明專利授權量、公開量分別達2357件、6069件,雙雙位列自主整車集團第一,領跑中國車企。
2023東風汽車品牌春季發布會暨第七屆科技創新周開幕式上,東風“量子架構”、馬赫動力子品牌“馬赫E”、東風氫能品牌“東風氫舟”三大科技品牌正式發布,展現了“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創新“躍遷行動”取得的新成果,再一次彰顯了東風助力民族汽車品牌向上的使命擔當。
就在上月,在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車展現場,東風全球首發了東方豪華電動越野車猛士917,發布了東風風神在新能源賽道上的全新主流電動系列品牌eπ,上市了高端新能源轎車嵐圖追光。東風對新能源、新技術的不懈追求,將帶給客戶全新的生活體驗。
按照科技創新“躍遷行動”的計劃,“十四五”期間,東風研發投入將達到千億元級,自主品牌關鍵核心技術掌控率達95%。到“十四五”末,再自主掌控20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累計發明專利數增長5倍,達到6000項以上;科技和服務創新業務創造的收入占自主業務收入的比重將達四分之一。
一系列技術創新成果,有力促進東風的高質量發展,也為品牌向上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轉型升級,深化品牌可持續發展
如果說技術創新是東風加速品牌向上的硬實力,體制機制的創新則是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堅強后盾。
觀大勢、看全局,過去的幾年,東風加快核心能力構建和轉型升級,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行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通過改革打好“瘦身健體”攻堅戰,聚焦主責主業,全面退出輔業和不符合集團戰略的業務,果斷調整無合作前景和不符合公司戰略的合資業務。
另一方面,聚焦汽車行業變化趨勢,加快核心能力構建,構建“一體兩翼”融合發展事業格局。
三年前,東風發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傾注五十余年造車的深厚技術和資源積淀,探索“成熟車企+造車新勢力”的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力推嵐圖向高端進階。繼嵐圖之后,東風另一個高端電動品牌——猛士也如期而至,東風自主品牌進入高端新能源越野領域。
得益于體制機制的創新和強大的技術底蘊,東風堅定地走上了高端電動品牌的全新征程。去年年底,嵐圖順利完成“三年三品類”的戰略布局,成為產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猛士科技工業園計劃今年投產,將以每年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車型的速度,搶占豪華電動越野市場先機。
轉型升級帶來的不僅是高端品牌的布局,也讓東風深刻認識和把握了消費者的品牌偏好。
東風風神強化“科技”“駕趣”品牌形象,啟用全新賽道標識,以技術賦能駕駛樂趣,開展多元化用戶體驗,一個有技術、有溫度、更年輕的新風神形象日漸深入人心。
依托深厚的技術積累,東風風神從動力、造型、智能化方面重塑產品優勢,打造“極速、極省、極靜、極苛”馬赫動力,推動馬赫版AX7、奕炫MAX等明星車型“出圈”;伴隨賽道基因奕炫家族不斷壯大、“二次元”皓極驚喜誕生、全新主流電動系列品牌eπ發布,一個個具有鮮明年輕駕趣個性的產品正助力風神自豪向前。
與此同時,東風商用車、東風汽車股份也在以一場“品牌向上”的征途,加速轉型發展。
東風商用車加快多元化后市場生態體系構建,以整車為紐帶,以大數據為介質,整合優勢資源,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東風汽車股份根據“市場導向、目標導向、價值導向、效率導向”原則,以“商品和業務優化”“組織和人事優化”為兩大改革支柱,推動事業發展的扁平化、專業化、集聚化,加快了全價值鏈的市場反應速度,產品更貼近客戶了。
連月來,東風商用車、東風輕型車大客戶購車簽約活動陸續在成都、山東、隨州、貴陽、上饒等地舉行,東風車正持續強化在物流集散、城際載貨、農產品運輸等領域的市場影響力。
與時俱進,加速高端新能源品牌布局,向市場和客戶傳遞優質產品和富有個性的品牌主張,為東風品牌注入了更多可持續的精神內核。
發揚工匠精神,推進品牌國際化發展
汽車制造,質量為本。
4月27日,東風表彰了第二屆“東風工匠”,給予他們每人20萬元標準重獎,其中包括每人獎勵一輛東風風神皓極。
這是東風對工匠精神的贊譽,也是東風對產品品質的承諾。
品質,對品牌向上乃至走向海外,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致力于成為為用戶提供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科技企業,東風把質量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在東風,研發團隊挑戰酷暑、嚴寒、缺氧,在極端條件下充分驗證車輛品質,為的是讓用戶用得安心,開得放心。技術人員主動走進市場一線,收集經銷商、客戶意見建議,為的是讓研發與市場聯系更加緊密,把質量問題消滅在研發設計階段。各單位持續開展“質量零缺陷立功競賽”“百日質量安全活動”等活動,開展精益工廠評選,為的是持續打造卓越制造體系,向用戶交付更高質量的產品。
持續弘揚工匠精神,以“東風制造”助力汽車強國夢實現,全體東風人正在努力。
對于全國勞模、神龍公司“鈑金能手”楊祉剛而言,汽車返修如果達不到百分百的修復水平,就像從來沒修過一樣,哪怕完成99%,也只叫“差不多”而已。
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首席技能師王建清參加工作30年,參與裝調東風車超30萬輛,無一起質量責任事故。
一臺發動機有20多項、1500多個測量點,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發動機試驗員郭曉明每天通過微米級別的測量,來判斷發動機零件設計是否達標。
為提升一線員工的技術水平,東風堅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層次多、覆蓋面廣、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勞動競賽,通過競賽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并促進形成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氛圍,推動企業產品質量提升。
堅持匠心造車,把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呈獻給消費者,讓東風品牌飛向了更廣闊的天空。
去年2月,嵐圖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歐洲市場,首站登陸挪威,成為首個出海的電動汽車國家隊。今年1月,嵐圖汽車又正式進駐以色列市場,出海進程再向前邁進一步。
今年4月,東風公司海外經銷商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00多位海外經銷商與合作伙伴參與。通過參觀交流,他們親身感受了東風的強大實力,對今后導入更多東風新車型充滿期待。
建設汽車強國、讓人民享有美好汽車生活,是東風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東風,將以技術創新筑底,持續走好品牌建設路,讓東風品牌成為人們心目中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成為全世界更多人不假思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