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志愿紅” 溫暖戰疫路-東風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綜述
編者按:明天是3月5日,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勇于擔當的東風志愿者們,以保衛人民健康為己任,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他們,合力同心,共克時艱,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記者 金妹)他們是“城市擺渡人”“搬運工”“守門員”“宣傳員”“消殺衛士”……他們是普通居民,是東風人;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志愿者。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東風成千上萬的志愿者,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挺在前面、沖在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逆行中傳遞溫暖與力量,讓“志愿紅”成為在抗擊疫情陣地上靚麗的風景線。
穿梭在疫區中心的“擺渡人”
“生日愿望,希望武漢早日恢復正常。”3月3日,是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調度組成員李鵬34歲生日,也是他堅守在抗疫一線沒有回家的第42天。
他說,在1月22日,接到市客運處的通知,需要提供保運車輛維持城市運轉后,他們就緊急開啟了保運車隊的組建、調度等工作。
從那時到現在,李鵬以及東風出行的同事一起,為了守護武漢而甘作“擺渡人”的志愿者。
東風出行社區保障車隊在組建初期,由于地鐵、公交暫停營運,中心城區禁行機動車,一些在郊區的東風出行司機無法及時到位。東風暢行黨總支向在漢員工發起倡議,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加入社區保障車隊。東風出行高管柳慧國第一時間報名加入車隊,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能看著別人冒著危險沖在前面、自己卻躲在后面!”
疫情當前,更多的“李鵬”“柳慧國”也行動起來。
這使得東風出行應急車隊1月23日成立,只用三天的時間,就組建了由1000輛車組成的社區車隊,為定向社區提供免費服務。
31歲的陳琛,是東風出行員工先鋒隊中的一名女司機。她已經在武漢生活了11年,原本計劃除夕節返鄉。但最終,她選擇留守武漢。
同樣是為了守護這個城市,陳琛成為了一名志愿者司機。
1月27日,陳琛和其他49名伙伴簽下了請戰書后,就立即前往各自的定點服務社區。因為穿著防護服,陳琛和同事們堅持吃飽后就少喝水,盡量避免去洗手間,晚上回去做好衣物消毒后再進家門,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以實際行動為奪取疫情防控斗爭勝利貢獻力量。
陳琛服務的是漢陽博江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為陳琛分配了兩位重點服務對象,一位是75歲、患有腦梗的病人,發病3小時內必須就醫;另一位是接送在武漢六醫院工作的一名醫生。
除此外,陳琛還會為社區的空巢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因為疫情,很多居民在生活上有困難,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在她看來,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她應該做的。
“如果在應對此次疫情期間,我沒有做些事,以后肯定會后悔的。”東風出行志愿者司機汪捷,服務的是漢陽琴臺社區,主要工作是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幫助社區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買藥、買菜,并配合社區人員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東風出行志愿者司機徐文平服務的是五合里社區。在送一個居民去辦急事后,該居民給徐文平發了個紅包,謝謝他及時的、貼心的服務,徐文平婉拒后表示,“東風出行免費為大家服務……有需要就聯系社區,我們隨時待命。”
東風出行志愿者司機官文剛服務的是漢陽琴臺社區。官文剛說:“如果都不敢出來,這個城市就危險了,我的家人就危險了。我愛我的家人,我愛這座城市,我要為這座城市做點事。”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這是東風出行所有的“擺渡人”志愿者的承諾。現在,1000輛車的志愿者司機仍馳騁在武漢的街頭,架起醫院和社區之間的往返線,建起疫情的阻隔墻。
沖鋒在抗疫一線的“先鋒力量”
195個黨員先鋒隊突擊隊、35817名黨員……這是東風公司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志愿者的數量。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他們是無畏的逆行者。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管工程師、共產黨員馬經榮,瞞著父母成為了一名火神山醫院建設志愿者,并主動選擇人手相對緊缺的夜班,通宵達旦地戰斗。他說:“作為黨員,理所當然要沖在前線,唯愿換回武漢安寧。”
“治病救人是白衣戰士的天職,在這關鍵時刻多虧了東風公司的志愿服務者們鼎力支持!”自2月23日以來,由30余名青年黨員組成的東風公司疫情防控青年黨員服務隊,奔赴前線,積極投入到養老院值守與保障服務、康復病患轉運等工作中。連日來,服務隊的行動和奉獻精神,令漢南中醫院黨委書記常家權非常感動。
哪里急難險重,東風黨員就在哪里做先鋒當表率。
“越是困難越要沖在前!”51歲的共產黨員、東風商用車物流公司原材料倉儲科材料庫主任齊立新說。由于擔心交通停運導致卸車任務不能順利完成,他每天跑去倉庫現場,協助現場卸車,同時進行工廠的防疫檢查。
為確保防疫物資運輸暢通,應東風商用車疫情防控指揮小組要求,東風商用車物流公司組建起了共產黨員紅旗車隊。倡議書發出后,該公司黨員孟慶剛、張建軍立刻報名參加。“疫情來得很突然,能在這個時期為國家獻力是我無上的榮耀!”孟慶剛說,“我算是單位里年輕力壯的,又是黨員,沖鋒陷陣我不去誰去?”
不論身處何地,從事什么工作,只要有需要,共產黨員,走到哪里都是先鋒。
東風鴻泰員工、共產黨員楊勤1月29日經檢測感染肺炎,收治在龍陽醫院。后來退燒、轉為輕癥后,被送到位于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江漢方艙醫院接受治療。2月11日,當得知江漢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正在組建,楊勤立即申請加入。他與其他共產黨員一起幫助護士發放藥品、分發飯菜,到各個病房進行宣傳講解,維護方艙醫院公共秩序。
東風本田二工廠總裝2科員工岳燊,回到老家孝感市新勝村后,得知村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人手不足,就主動參與其中,成為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負責村民生活用品采購,輪班站崗排查進出人員,組織年輕黨員、退伍軍人為全村每家每戶全面消毒,助力該村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
為做好公司襄陽基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襄陽工廠黨委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組織志愿者開展家屬區防疫管控工作。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從正月初三開始,工廠志愿者就開始出現在各家屬區值守。志愿者們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默默守衛著家屬區的一方平安。截至目前,該公司襄陽工廠家屬區未發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責任央企大東風,也正是因為有東風人的擔當與奉獻。在公司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上,東風黨員志愿者們更是沖在一線、干在一線,用勇氣和智慧作表率,用責任和擔當踐行志愿者精神。
奔忙在社區的“多面手”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為助力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東風志愿者們成為了“多面手”:
他們是“核查員”,進行小區出入人員、車輛登記、核查,耐心勸返外來人員;
他們是“采購員”,采購新鮮優質的食材送到居家隔離人員手中;
他們是心理“輔導員”,面對不愿居家隔離的人員,耐心勸導;
……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疫情蔓延期間,十堰市各個社區都陸續開展轄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東風零部件公司志愿者隊伍快速組建起來。自2月15日以來,東風零部件公司近兩千名志愿者直接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他們沖鋒在前、擔當盡責,積極協助社區進行人員排查、家庭走訪、疫情監測、對進出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排查、防控知識宣傳,并根據居民需要將采購的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
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關鍵時期,公司區域管理中心一支100余人的志愿者團隊挺身而出,在抗疫一線充當著宣傳員、排查員、巡查員、防控員、代辦員、送貨員的角色,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他們也是爹娘心中的寶貝,他們也有老婆孩子,他們把怕字忘掉,真心熱心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你們辛苦了!”這是2月12日正在公司襄陽基地保利社區執勤的風神襄陽團委青年志愿者們收到一封手寫表揚信。
為協助社區防疫工作,風神襄陽有限公司團委第一時間組建青年志愿服務隊,69名東風員工志愿者積極響應。他們分為4個小組,協助11個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這場疫情中,除了志愿者這個共同的稱號,東風的很多員工也有了新的角色——東風商用車車身廠員工官守軍,成為了小區里的義務“消殺員”;東風汽車股份襄陽工廠孫燕華,被小區居民稱為“后勤主管”;公司鐵路處倉儲物流中心起重工白連合,則當起了小區“守門人”……
點滴之水匯成溪流,千溪萬流終成大海。在特殊時期、緊要關頭,東風志愿者們以如磐的初心使命、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一馬當先的行動擔當,踐行著志愿服務精神,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疫情阻擊戰中,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