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開的起的雷丁:專注下沉市場13年,讓電動K-Car扎根中國
摘要:雷丁汽車圍繞下沉市場用戶需求場景,提出了聚焦中短途出行的戰略。這是雷丁過去十幾年的經驗所得,也是其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的根本。
新能源汽車將迎來跳躍式的爆發性增長!今年11月份全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20%,提前完成國家提出的2025年銷量占比20%的目標。中汽協預計今年銷量可能會到達340萬輛,明年或達到500萬輛。在全行業的一片看好中,卻有一些市場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新能源汽車在一二線限購城市賣得火熱,但在非限購城市尚未展開強大攻勢;在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覆蓋人群較多,但在西部地區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售結構存在著巨大的地域性差異。面對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地區為代表的的下沉市場,新能源汽車該如何走下去?這是擺在全行業面前的問題。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機會。在國內有這樣一家新能源車企,長期專注開拓下沉市場,它就是全國最大的微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雷丁。“老百姓,開雷丁”,雷丁用這樣直白而簡單的口號表達“為6億百姓造車”的理想。
微型電動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最熱門的細分市場。今年雷丁汽車發布的重磅戰略產品雷丁芒果(參數丨圖片),自上市以來銷量不斷攀升,在消費者中掀起一股“芒果熱”。人們也逐漸認識到雷丁這家企業的與眾不同。
自企業創立至今13年來,雷丁做微型電動車的“初心”始終未變。從低速電動車時期的“草根”身份,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大廠,雷丁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每一步。雖然市場中充滿各種誘惑,但雷丁始終堅持造小車之路。
雷丁汽車圍繞下沉市場用戶需求場景,提出了聚焦中短途出行的戰略。這是雷丁過去十幾年的經驗所得,也是其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的根本。須知,當年與雷丁汽車一起出現的企業多如牛毛,但能像雷丁一樣堅持到今天的卻寥寥無幾。
當前新能源汽車進入了拼品質、拼智能、拼服務的全面競爭時代。身處洪流之中的雷丁汽車,抱有戰略定力,并在動態中不斷發展升級。從銷售新能源汽車開始,雷丁累計銷量已經超過百萬輛。近日雷丁在成都投資百億元新增50萬輛的產能,宣告企業進入百萬輛體系新時代,這是雷丁品牌發展史上一個重大事件。
伴隨著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國家大戰略的推進,未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必將會迎來一個改善提升期,而他們的用車需求怎么解決,正是雷丁要完成的事情。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在過去的幾年里,雷丁汽車走出“老家”山東濰坊,先后在陜西咸陽、四川綿陽建立了生產基地,隨著成都新基地的加入,雷丁汽車的足跡覆蓋到了中國華北、華東、西北和西南幾大區域,總儲備產能達到百萬輛級別。未來雷丁還將補足華南地區的空白。
擁有百萬產能體系,意味著雷丁汽車真正從一家地方性企業變成了全國性的大企業,也透露出雷丁將成為百萬輛級的新能源車巨頭的野心。根據雷丁汽車的規劃,要2025年要實現200萬輛的年產銷目標。
雷丁將基地擴張到西部地區,有著抓住未來增量市場的重要考量。當前國內汽車消費存在地域性差異,西部的汽車保有量比東部低,但少有人深刻思考的是,西部的保有量提高將可能靠新能源汽車完成,在汽車行業全面轉型新能源的大潮中,廣大縣城農村跨越燃油車直接過渡到新能源并非不可能。基于這一判斷,雷丁將西部看作重點發掘的潛力增量市場。
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充滿了機遇,近幾年來有無數的廠商加入新能源造車大軍,來自互聯網、科技公司、房地產的跨界造車者數不勝數。而各路玩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有上至百萬元的豪華車,也有10萬元以下的微型電動車。雷丁汽車,專注于微型電動車。
雷丁的決策首先基于市場現實的考量。若仔細研判,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之所以火爆,離不開“兩頭”的貢獻,即超過30萬元的中大型車和10萬元以下的微小型車銷售比例最大。其中,A00級和A0級車型銷量占比約40%。說微型電動車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頂梁柱”也不為過。
其次,雷丁汽車一路走來就是主打微型電動車,從早期的雷丁可可,到后來熱銷的D50、D70,再到現在的雷丁芒果,雷丁就是微型車的代名詞。雷丁一直本著為老百姓造車的理想,堅持自己的微型車戰略定力。
從2008年項目立項開始雷丁就想得比較透徹,要做短途交通工具,當時的初衷是要做一個能替代電動自行車、性價比比較高的一款新汽車。到目前為止雷丁的戰略定位一直沒有變,只做小車,未來的定義還會更明確,只做4米以下的車。
與眾多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一樣,雷丁最早做新能源車,是基于樸素的認識,即老百姓需要這樣的產品,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再往后,基于政策法規不斷規范和完善,雷丁汽車選擇向外突破升級一步步走到現在。做符合市場真實需求的產品,永遠是雷丁作出決策的首要考量。
下沉市場的雷丁優勢
從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微型電動車越來越多,五菱宏光、長城歐拉、長安奔奔、奇瑞QQ等品牌加入,微型電動車市場大有成為“紅海”之勢。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雷丁并不擔心。
雷丁聚焦中短途代步產品,將主攻三大市場:一是替代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二是家庭第二部車的增量市場,三是替代兩輪三輪電動車的市場,這些加起來到2025年是很大的體量,可能達到5000萬輛以上,這也是雷丁之所以定下2025年銷售200萬輛的一個數據基礎。
在全國的縣城、農村,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是現在短途代步產品的主力,這部分人也有著升級出行工具的需求,而雷丁的中短途新能源汽車產品就是為這些群眾而生,這是雷丁發力的一個重要目標。
下沉市場有著自己的特點:居民出行半徑多在50公里以內,中短途用車場景很普遍;充電比加油更方便;社會經濟呈現出“熟人社會”的狀態;居民因消費水平而傾向于理性購車。這些特點都決定了整車廠不能簡單復制在高線市場的汽車產品形態和銷售服務政策。而常年扎根百姓中的雷丁在下沉市場有著多重優勢。
雷丁開發的微型車產品,車輛并不大,但滿足代步綽綽有余,車輛或許并不豪華,但經濟實用,貼合百姓的消費水平。在中國有6億居民的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幣以下,并非所有人都很富裕,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時刻考驗著想要進入低線市場的整車廠的判斷力。
與其他發展微型電動車品牌迥異,雷丁本身誕生于老百姓當中,是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新能源車企第三極,其從不靠新能源車換取積分抑或補貼,而是真心實意從老百姓的需求出發。換句話說,雷丁走的是完全的市場化路線,在市場中鍛煉出了無與倫比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渠道建設。經過十余年的深耕,雷丁汽車在全國有上萬家縣域銷售渠道和服務門店。而在現在的新形勢下,雷丁又提出了全新的“全要素下沉渠道”,通過更加扁平化和快捷的銷售網點,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根據雷丁的規劃,2025年渠道服務將覆蓋至全國2845個區縣,實現渠道服務全面下沉。同時,全新的雷丁芒果店朝著更加社交化、互聯網化的方向發展。據介紹,到目前為止,雷丁芒果新渠道已經有600多家經銷商,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體系外新拓展的經銷商。
做中國人自己的電動K-Car
長期面向下沉市場,造就了雷丁汽車低調而務實的企業性格。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雷丁汽車開始在品牌塑造方面加大力量。今年,雷丁汽車宣布與國際著名跑車設計公司意大利賓尼法利納合作,拔高了品牌形象。此外,雷丁與湖南芒果臺達成戰略合作,雷丁芒果成為《中餐廳5》的指定用車,為品牌增添了一波熱度。
雷丁汽車明確了一個方向,要做第一家聚焦新能源的K-Car車企。K-Car起源并盛行于日本,以小排量、大空間、易于駕駛、價格低廉見長,可滿足市民基本出行。數據顯示,K-Car在日本市場占有率為39.3%。雷丁曾在日本做調研,發現在日本的縣城、農村K-Car賣得最好,這與雷丁汽車想做的事情不謀而合。
在日本,很多家庭用車并不是一輛車,而是一輛大車一輛小車的結構,小車往往是一輛K-Car。但中國有自己的國情,雷丁汽車將為推動電動K-Car文化在中國流行而不懈奮斗。
雷丁汽車認為,中國人自己的電動K-Car將是好看好開且實用的。根據雷丁的產品規劃,在賓尼法利納的操刀之下,從2023年起將會有一系列新型產品問世,其中包括1人、2人、3/4人出行的轎車、SUV和MPV、跑車等類型,并提供敞篷版、五座版等個性化產品,真正全面多元滿足用戶的短途代步需要。
基于今年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情況,行業普遍認為,接下來幾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將會出現躍遷式的暴增。而這一過程勢必將加速中國家庭購買兩部車的進程。這對想要打造電動K-Car的雷丁而言,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增量市場機會。
從更宏大的經濟社會發展層面看,隨著中國經濟走向新一輪擴大開放,經濟從粗放型走向高質量發展,以及“共同富裕”的指引,整個經濟社會向“下沉市場”傾斜將是一個必然趨勢。而雷丁汽車,作為躬身下沉市場多年的企業,將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