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充電,電動汽車的充電桎梏有望被打破
各國政府已紛紛發布燃油車停售的時間表。眾多車企也不甘落后,奧迪宣布從2026年開始,奧迪向全球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為純電動汽車,逐步淘汰燃油車。到2033年,奧迪將停止生產內燃機,正式停產燃油車,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大眾汽車表示,其計劃在2035年之前停止在歐洲銷售燃油車,中國和美國則會稍晚于歐洲實行該計劃。此外,大眾汽車計劃到2030年時集團總銷量的70%是電動汽車,最遲到2050年讓整個大眾汽車集團實現碳中和;本田汽車則準備在2040年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只銷售電動汽車和其他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汽車。
已上市的電動車 大眾ID
一個電動汽車的時代已快速來臨。
然而,盡管有朝野共識,電動汽車的推廣依然面臨很大的制約。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充電難題。在擁擠的都市,大部分人都沒有自己的私人車位,充電不便和充電耗時過長的問題間接造成電動車的續航焦慮。
現有的充電樁模式形成了電動車發展的桎梏。歐洲的科學家就此提出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在車輛行進中充電,電動車的能源補給不再受充電樁的拖累。
德國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實測這項被稱為汽車感應充電的新技術。連接電網的電線圈被嵌入進道路中,行駛在這種道路上的電動汽車只需要安裝一部接收器,就可以直接從馬路上充電而不影響正常運行。特殊的絕緣處理,保證這些埋入地下的線圈不受雨雪土石的侵擾,也不會對行人和其他車輛造成危害。研究人員也希望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停車場,實現電動車隨時隨地自由充電。
在瑞典,一條感應充電的實驗線路已經鋪就;以色列的實驗電動巴士開始在700米長的道路上試運行;而德國的第一條試點線路預計將于2022年在科隆附近完工。德國負責此項目的VINCI公司主管滿懷希望,他認為既然Iphone 通過感應充電站來充電的技術已經成熟,換成大N號的汽車,這項技術也同樣可以得到有效應用。
以色列的實驗電動巴士在道路上充電
也許不久以后,電動車就可以實現想充就充的自由,一個綠色環保的世界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