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別“高增長”吉利布局新能源車尋增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在國內車市整體低迷的大環(huán)境下,曾經高速增長的吉利也慢下了“引擎”。8月21日,在港上市的吉利汽車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yè)績公告。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營收475.59億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40.47億元,同比下降40%。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頭羊”,這是吉利汽車4年多來首次出現業(yè)績大幅下滑。
不過與半年度數據不佳形成對比,港股二級市場走出了一小波上揚行情。在財報公布后的近2個交易日,吉利股價持續(xù)拉漲。截至23日,吉利汽車股價上漲至11.94港元/股,總市值1088億港元。
2019年汽車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國際國內車市需求萎縮、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取消對國產新能源汽車補貼等因素讓車市寒冬雪上加霜。吉利將半年業(yè)績不佳主要歸因于宏觀經濟的影響,國內車市上半年的變化波動,以及國有車型銷量下降所致。
市場普遍關心吉利的下一步戰(zhàn)略打法。近日,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回應上證報表示,公司正在調結構以應對汽車行業(yè)的變局。新一輪的調整,首要是加強自身品牌在存量市場中的競爭力。在汽車整體銷量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從銷量數據看,吉利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不過,反映到零售終端上,吉利的市占率從去年同期的6.28%略微提升,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6.52%。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銷售上的大幅增長被外界解讀為公司在開拓新市場上雄心勃勃。今年6月,吉利出資6.45億元成立從事電池開發(fā)和銷售的合資公司。楊學良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是吉利的投放重點。未來兩到三年將有30款產品推向市場。吉利的純電動新能源銷售占比會迅速提升,并在國內市場中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打造高端品牌領克是吉利的重要戰(zhàn)略之一。不過,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看,領克利潤有所下滑。楊學良表示,主要還是由于整體的銷量下降,導致成本端的壓力沒有釋放。他表示,領克的規(guī)模效應沒有完全得到體現,未來該品牌將投放更多的車型。
在研發(fā)投入上,吉利將有所調整,研發(fā)的技術路線可能更聚焦于平臺化、模塊化,通過共享機制提高研發(fā)效率,并增加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研發(fā)投入。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吉利掌握核心技術,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推出多款產品。不過,由于研發(fā)費用相對剛性,需要足夠大的銷量才能分攤成本。在總需求疲弱、行業(yè)進入存量市場競爭時,吉利若適當提高營銷費用,可以有效提升國內成熟消費者對吉利的品牌認知。
楊學良對上證報表示,下半年國內車市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在此前提下,公司以保持戰(zhàn)略定力為主。他認為,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沒有出現較大變化的前提下,下半年吉利汽車的銷量大概率會出現環(huán)比增長,盈利能力也將較今年上半年有所改善。同時,吉利將繼續(xù)聚焦主業(yè)及核心業(yè)務,針對部分網傳的吉利并購其他企業(yè)的傳聞,公司稱暫無相關計劃。(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