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理想、問界、小米們,2024年BBA在中國,少賣了600億的汽車
近日,各大車企們紛紛發布了2024年的成績。
從結果來看,雖然有幾家國產新能源汽車倒下了,但其它知名的國產新能源車企們確實是一片歡呼,眾多的品牌們銷量都創新高了,比如比亞迪,銷量高達427萬多輛。
再比如鴻蒙智行、蔚小理、極氪、零跑等,均是創新高,小米僅賣了9個月,就交付了13.5萬輛。

不過,在國產汽車們一片歡呼的同時,國外/合資品牌,卻非常落寞。
豐田、大眾、本田、日產、凱迪拉克等等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都不給力,銷量越來越低,甚至連曾經的豪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市場,銷量也下滑了。
數據顯示,奔馳2024年在中國市場上險銷量為70.06萬輛,銷量下降3萬輛。

而寶馬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上險銷量69.86萬輛,銷量少了12萬輛。奧迪2024年的上險銷量為66.15萬輛,銷量少了6萬輛。
合計B BA三大車企,在中國市場少賣了21萬輛汽車。
而按照機構的預測,B B A的汽車在國內的平均售價不低于30萬元,所以這31萬輛汽車,對應的價格是600多億元。

為何 B B A這么不搶手了?我覺得這真的要感謝理想、問界、蔚來、小米等等品牌了,正是這些品牌的努力,才讓B B A在中國越混越慘。
比如理想已經多次在豪華車銷量上,打敗了B B A,而問界M9更是拿下了50萬以上汽車銷量榜的第一名。
蔚來的很多車企都是原來的B B A車主,而小米SU7的車主中,很多也是曾經擁有B B A的車主,換購時選擇的SU7。

這些曾經的B B A用戶,或者說B B A的目標用戶,最后都選擇了國產汽車,自然 B BA的銷量就少了,所以少賣了21萬輛,也就非常正常了。
而按照機構的分析,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那么這些以燃油車為主的合資車、進口車,不管是B B A還是其它品牌,估計會跌的更多,中國汽車市場,逐步會以國產新能源汽車為主了,留給燃油車品牌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