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有所突破,顯著提高續航能力
快起步資訊:對于購買了新能源汽車車主來說,困擾最多的可能就是充電問題。現下新能源汽車大熱銷量巨增,相對應的配套設施卻是杯水車薪,雖說在快充模式下一般情況下不超過一個小時就可能達到80%的電量,但是由于充電樁數量不足,花費的時間可能遠遠多于一個小時甚至半天都不一定能夠排的到自己。甚至還有燃油車搶占新能源汽車專用車位的現象,這些都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不得不提的現象。這些現象不解決容易讓大眾喪失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同樣這些現象也是一時半刻解決不了。但是可以另辟捷徑,換電模式。
大家對換電模式并不陌生,很多車企之前也一直致力于換電技術的研發。到目前為止,有很多已經將技術應用到實踐當中。其中力帆的換電場景主要在分時租賃用車領域,時空電動則專注網約車領域,北汽新能源和蔚來汽車都是對私車電分離模式的推行者。北汽新能源近日宣布將在近期啟動面向私人用戶的換電服務,先期將在北京試點運行。
以北汽新能源為例,淺談一下北汽換電模式究竟有哪些亮點?
降低購車成本,讓價格更便宜
大家都知道在同級別的情況下,即使有著政府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比燃油的價格還要貴一些。因此在同等選擇下,選擇燃油車的肯定會多一些,新能源汽車本來就是新事物,缺乏競爭優勢,此消彼長之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加如履薄冰。北汽新能源近期推出對私換電版EU300,采用“車電價值分離”模式。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近期表示:“對私換電模式下,通過電池的產權交易變成使用權交易,把電池變成‘煤氣罐’,客戶拿著‘煤氣罐’去充氣就行,只需要付氣錢,‘煤氣罐’沒必要買。
屆時,電池成本將不再全部由消費者承擔,使用環節上消費者則可享受油價1/3的成本優勢,退出環節的車價同樣將至少實現五折回購。這樣一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優勢就很明顯,有利于增加競爭優勢。
節省時間,讓出行更便利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在現行條件下,主流電動車在快充模式下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至于慢充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急需用車就欲哭無淚了。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U系列換電版車型,換一次電池用時約為2分46秒,與燃油車加油時間差不多。
根據規劃,北汽新能源將在北京建立服務半徑在2公里,以換電為主、帶充電模式的充換電站。北京市的加油站服務半徑平均為1.8公里,北汽新能源計劃打造的充換電站服務半徑將在2公里內,接近加油站網點的布局程度。從充電時間到網點數量,都向燃油車的便捷性看齊。
合理規劃資源,提高電池使用時間
高倍率快充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快充可能導致動力電池性能衰減,進而影響車輛續航。與此同時,私人慢充充電樁的建設受制于場地因素,難以保證每輛純電動汽車都能有慢充樁。
以一輛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擁有2000次充放電的壽命計算,在現有的慢充+快充交替使用的模式下,一般用戶駕車行駛10萬公里,最多只進行了500次充放電,剩余的1500次充放壽命則面臨浪費。而換電模式存在的意義,就是通過集中管理、使用電池,將每一塊電池的2000次充放電壽命盡可能多的開發、利用起來。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國建成換電站113座,投放換電版的出租車、網約車6000余臺,累計運營里程8億公里,累計更換電池800萬次。2017年11月,北汽新能源發布“擎天柱計劃”,計劃到2022年,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建成3000座光儲換電站,累計投放換電車輛50萬臺,梯次儲能電池利用超過5GWh。
在開放對私換電服務以前,北汽新能源從2015年開始面向出租車市場推廣換電模式。目前,北汽新能源在廣州、廈門、蘭州三地所投放的換電車型均為北汽新能源EU260換電版車型,在北京投放的車型為EU300換電版車型,外觀方面與常規車型完全相同。在技術層面,北汽新能源的換電模式擁有300多項技術專利,掌控了快換連接系統、底盤換電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和快換電池箱等多項核心技術。
換電模式的便捷性在公共領域已經得到了驗證,但是在私人領域還存在諸多挑戰。北汽新能源作為先行者已經步入實踐,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常態。畢竟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問題,如果沒有好的技術支持,發展遇到瓶頸,也會阻礙新能源汽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