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步分析:傳統4s店對比新型網絡售車,越簡單約會吸引消費者
快起步說車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房車成為衡量一個人的經濟水平的重要標準。不少人都以擁有一輛汽車為奮斗目標,而在選擇汽車這類高價值消費品的過程中也會分外小心,面對目前大量的購車通道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傳統店面購車
傳統購車方式也就是所謂的4S店,我們可以通過4S店買到合法合規的汽車,并且4S店將會給消費者提供保險質保等服務。此類模式占據了汽車銷售模式的大半江山,行業服務相對較為成熟;流程較為安全;售后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傳統的購車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銷售的吹噓;無法知曉車輛使用弊端;往往被思想強制,很多人從4s店交完錢才懊悔為何沒有多加對比。
銷售是4S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他能夠讓你更詳盡了解車輛,快速的體驗到車輛的各項性能,不過銷售也能夠迷惑你,許多消費者在其灌輸的思想下往往不能夠正確對待汽車品牌,忽略車輛缺陷。
傳統汽車行業在2013年開始被互聯網“入侵”,銷售模式發生著變化的同時,傳統經銷商、整車廠與電商三者之間的關系亦變得微妙起來。消費者對汽車電商的熱情顯然讓一眾電商巨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潛力所在。據悉,僅2015年“雙十一”各個平臺加起來賣車超過15萬輛,銷售額突破300億元。踏入2016年,在已步入“新常態”的中國車市,整車廠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逐漸因汽車電商的深入介入而面臨重塑。加上《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即將出臺,汽車電商亦將迎來新一輪的挑戰和發展。
2015年“雙十一”當天,天貓共售出6506輛汽車,交易總額達到7.19億元;汽車之家僅用14個小時就打破了2014年的成交紀錄,當日訂購總量達到54085輛,交易總金額87.95億元;易車網則實現訂購總量77992輛,交易總額達125.6億元。“雙十一”各個平臺加起來賣車超過15萬輛,銷售額突破300億元。
汽車電商的火爆,實際上亦從另一側面反映出當下傳統4S店所面臨的困境。那么電商又有如何特征能夠引發購車潮流?
新興網絡售車模式
一開始由天貓、京東等老牌電商開始著手發起,后期汽車之家、易車等汽車平臺爭相涌入打響了汽車網售的新號角。其發展得益于網絡傳播的便捷性,消費者能夠更方便更直觀的選擇車輛。網站的車源較多,消費者選擇性更高自主性更高;網站車型資料詳盡;論壇社區的用車體驗更具參考性;實時隨地看車,不受局限等等一系列網絡時代帶來的快捷性知識讓傳統4S店措手不及,不過相對于傳統店面這種新型售車模式也有著自己的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便是無法體驗用車,買車成為了理論購車。
4s店PK新型汽車電商,又會是誰勝誰負呢?在互聯網紅利下,不少平臺都已經開始建立線下汽車銷售實體店面,傳統汽車銷售模式在此情況下能否抗住重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