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要“起飛”了?重慶3月新能源車型占比增至9%
雷軍親自掛帥,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車領域;滴滴正在搭建整車研發制造團隊,準備開啟造車項目;阿里巴巴與張江高科、上汽集團聯合推出智能汽車品牌“智己汽車”;華為已與北汽、長安、廣汽、小康等車企達成戰略合作……一頓猛沖背后,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起飛”。今年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22.6萬輛,同比大增239%,遠超預期。一季度累計銷售51.5萬輛,同比大增280%。近日,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重慶市場3月狹義乘用車銷量達3.4萬輛,同比增長31.2%,環比下降2.2%。新能源車型市場占比從4%一舉增至9%。


特斯拉穩坐“銷冠” 銷量達1019輛
從3月銷售車型的燃料類型來看,重慶市場雖然依舊是以燃油車為主,占比達到了89%,但新能源車型環比增幅明顯,占比更是高達了9%,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特斯拉是實至名歸的大贏家,銷量分別為1019輛。Model 3單月銷量達749輛,放在轎車市場來看的話,比朗逸銷量更高,直逼長安逸動系列。除了Model 3之外,剛上市不久的Model Y也以269輛的成績位居榜單第二位。
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表現穩定。其中,理想憑借理想ONE單車赴會,依然取得了月銷235輛的成績,位列重慶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眼。而蔚來卻未進入本地銷量榜的前15位,有些掉隊。
宏光MINI EV與奔奔E-star發力新能源代步車市場,效果也都不錯,以180輛、167輛的銷量成績,分別位居榜單第四、五位。此外,出行市場銷量的增加,帶動了東風風光銷量的增長。風光E3 EV的3月銷量達到122輛。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豪華車巨頭寶馬也一次性入圍了兩款車型,新能源開始有起色了。經過7年的不斷發展,寶馬集團的新能源產線已經趨于成熟。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上海車展上,“BBA”陣營中最早涉足新能源的寶馬就發布i4、iX兩款新能源汽車。


合資品牌大舉“進攻” 自主品牌要加油了
據數據顯示,自主品牌3月銷量達15335輛,占比達43.6%,依然獨占鰲頭,但面臨合資、進口品牌的大舉進攻,也不可掉以輕心。自主品牌3月環比下降了13.4%。
德系與日系品牌,3月銷量分別達8969輛與5372輛,占比較上個月有所提升,分別為25.5%與15.3%。美系3月銷量達3822輛,占比達10.9%。韓系品牌3月市占率環比下降非常厲害,環比降幅超50%,僅546輛。
從3月廠商榜單的排名情況來看,冠、亞、季軍分別被長安汽車、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所包攬。長城汽車增長勢頭比較猛,以1803輛的成績,一舉超越了上汽通用、吉利汽車,位居榜單第四位。在消費升級的作用下,奔馳、寶馬的終端表現同樣火爆,兩者單月銷量都在1600輛左右,順利進入榜單前十。此外,上海汽車也一舉超越了廣汽豐田,位居榜單第15位。
從轎車市場3月銷量排名情況來看,長安逸動系列以828輛的成績力壓朗逸,重新回到了單月轎車榜單第一位。速騰以480輛的成績,超越了卡羅拉、軒逸等熱門車型,位居榜單第三位。而豪華品牌方面,寶馬、奔馳分別入圍了兩款車型。
從3月SUV銷量榜單上來看,榜單前三名基本沒有變化,依舊是長安CS75系列、哈弗H6、途觀L這些老面孔。但自主SUV車型數量明顯減少,不到榜單車型的一半,像哈弗F7、哈弗M6、比亞迪宋系列等老面孔都消失在了榜單。CR-V奇駿、榮放、探岳等熱門合資車型,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也都同時入圍了榜單。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