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轉型并不積極的日本正在成為歐美電動汽車廠商覬覦的市場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日本汽車制造商們對于電動化轉型并不積極。作為老大的豐田此前一直反對全面電動化,多個公開場合都表達了此觀點,并計劃與其他日本車企一道形成同盟。但不久前豐田又擺了兄弟們一道,一次性推出了30款電動車型,令業界驚訝,想必本田、日產、三菱等其他日本車企心里也是五味雜陳。

其實豐田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積極開拓者,但此前其熱衷的技術路徑都是混合動力,還夾雜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去年年底豐田突然發布了30款純電動車型,包含了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個品牌,并計劃將雷克薩斯打造成純電動品牌。

根據豐田官方的規劃,到2030年,豐田將在全球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這將占其汽車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大眾也有類似計劃,到2030年其電動汽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一半。

至于本田和日產等其他日本汽車制造商,相對豐田來說動作慢了許多,也許是被豐田的大手筆給整懵了。本田在不久前急急忙忙的推出了e:N純電系列,五款概念車當中僅有一款e:NS1/P1不久將上市,其他則還處于概念階段。

日產則在2010年就推出了聆風,不過到現在車型和性能已經有點過時了;第二款純電動車型Ariya雖然早已公布,但到現在都還未上市,從這里也能看出日產在應對電動汽車大潮時的疲態。
對于日本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市場基本被日本車企把持,在它們并不積極的態度之下,市場上可選的車型并不多。根據外媒的報道,一位名為安倍鳴海的日本車主就對日本品牌的電動汽車頗為不滿意,轉而購買了標致e-208。相比日本品牌本田e電動汽車,標致e-208的續航里程更長。
到目前為止,在日本每年售出的500萬輛汽車當中有九成是日本品牌,占比較高的包括了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全球電動化的大潮之下,日本市場的銷售情況也在發生著變化。2021年,日本的乘用車總銷量下滑了3.2%,但國外品牌的車型卻增長了1.7%。這其中,電動汽車的貢獻較大,其銷量增長了近三倍,達到8610輛。根據分析師的估計,這些電動汽車當中有一半來自特斯拉。
此外大眾、Stellantis等歐美品牌也對日本市場頗感興趣,大眾集團日本負責人Matthias Schepers表示,大眾計劃到2024年在日本市場推出十幾款電動車型,包括奧迪的高端車型和大眾的平民車型。其中,奧迪的目標是到2025年其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總銷量的三分之一,接近1萬輛。而大眾還將在日本拓展快速充電站,數量計劃達到2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