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東南亞各國競相吸引外資生產電動汽車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據日本《讀賣新聞》8月18日報道,東南亞各國正競相吸引外資設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為抓住全球電動化需求,工廠集中的泰國和人口眾多的印度尼西亞之間展開了激烈爭奪。美中韓汽車制造商積極采取行動,日本制造商存在感可能下降。
泰國政府等7日在曼谷一家酒店舉辦投資說明會。大型能源企業主管出席了以去碳為主題的分科會,登臺演講者呼吁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他們對會場的日本企業有關人士說:“這里有需求,拜托了!”
泰國積極與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營造良好的出口環境,致力于振興汽車產業。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企業自上世紀60年代起進入泰國,泰國發揮了面向新興國家的出口基地的作用。

據麥柯萊依斯信息咨詢公司統計,2022年泰國汽車產量約達190萬臺,占東盟汽車總產量的近一半。日本制造商在生產和銷售方面的占比超過八成。
東南亞電動汽車正處于發展階段。泰國2022年新車銷量中電動汽車占比低于1%。為此,各企業持謹慎姿態。三菱汽車公司社長加藤隆雄表示:“有必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豐田將于今年內啟動電動皮卡的生產,但初始階段產量控制在較小規模。
美中企業正意氣風發地發展電動汽車。特斯拉公司本月在泰國曼谷開設展廳和服務中心。泰國今年上半年電動汽車新增注冊數有望超過2022年全年的兩倍以上,排在首位的比亞迪占四分之一份額。
泰國政府出臺了自2022年至2025年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方針。與政府簽署協定的企業若進口電動汽車,則可以享受高達40%的關稅優惠。不過,這些企業自2024年起有義務在泰國國內生產與進口量相同規模的電動汽車。
比亞迪著手在泰國新建工廠,長安汽車公司也將在泰國新建工廠。泰國政府已與包括五家中國企業在內的九家企業簽署了協定。與泰國政府簽署協定的日本企業只有豐田。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曼谷代表處的塚田新也指出:“泰國政府對其東盟最大汽車生產國地位不保深感危機。”
背景因素是印度尼西亞的存在。印尼是世界第一大鎳生產國,鎳是重要的電池材料。印尼國企成立的合資公司正與中韓制造商合作,推進建設工廠等。可以認為,印尼政府將在供應鎳等方面提供優待政策,旨在擴大汽車產業規模。
越南也出現了新興電動汽車企業。VinFast汽車公司15日在美國上市,在首個交易日的市值達850億美元,超過美國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馬來西亞也提出了吸引外資發展相關產業的目標。
走在前面的中國企業必然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生產,電動企業可能也會在東南亞迅速普及。日本企業將如何應對,這一點備受關注。